中新网吕梁6月10日电 题:山西贫困山村的脱贫路:食用菌撑起致富“小金伞”
作者 吴琼 郭俊宏
早上不到5点,56岁的张四平就起床收拾好,到离家不远的菇棚察看香菇,采摘、分拣香菇,接种、搬运菌棒,在菇棚忙完后,他又去家里的玉米地忙碌。
张四平是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西交子峪岸坪村人,家里有6口人,由于父母已经年迈,张四平外出打工很不方便,孩子们的上学费用、日常生活支出,都成为他发愁的事情。2014年,张四平被识别为贫苦户。
“被识别为贫困户后,感觉被安上帽子一样,提起这一身份很不好意思,想靠自己努力脱贫。”张四平说,得知村里要发展食用菌并专门举办培训班讲解香菇种植技术后,他便主动报名参加,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先标记符号,回去再慢慢琢磨。
为打开销路,张四平学习反季节香菇种植。交口县年平均气温6℃到7℃,夏天最高气温不超过28℃,具备反季节发展香菇种植的优势条件,培育出的夏菇品质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交口夏菇销往全国各地,需求较大。
销路解决了,资金、产量不足成为张四平面临的难题。村里了解到他的困境后,村干部、帮扶责任人为他捐款,众人合力建起菇棚。2016年,在帮扶责任人张海峰的指导下,张四平家的香菇开种了。“我已经记不清麻烦过他多少次,第一次种植没有经验,灭菌不彻底、接种接不好,都可能坏事。”张四平说,如果没有张海峰的帮助,他也不敢放手去干。
就这样,从备料到制棒、播种到发菌、养菌到转色催蕾到出菇,直至第二年5月,菇棚迎来收获,那一年光靠香菇张四平家就收入2万元。
如今,张四平家已建了两个菇棚,同时,在交口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下,玉米地使用旱作节水技术,专家们还为张四平免费送来地膜,一亩玉米能增收200元。随着张四平的妻子和两个女儿相继找到工作,全家工资性收入达到一年56000多元。
张四平的脱贫路只是村里发展产业脱贫的缩影。当前,西交子村正谋划打造集香菇菌种研发、种植、销售、加工为一体的香菇产业示范村,通过招商引资,该村建成交口县首个香菇交易市场,引进两家香菇深加工企业,年转化鲜菇达150万斤。在保证香菇销售的同时,还为村民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香菇产业“一条龙”发展格局,带动周边村庄劳务就业和产品销售。
在交口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帮扶下,2016年,西交子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实现整村脱贫;2017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7675元,2018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0500元,2019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0800元,脱贫成效得到巩固提升。
随着村里的政策越来越好,香菇产业也越来越完善,张四平的脸上时常洋溢着笑容。张四平说:“还要继续努力,加把劲儿多赚一些钱,有时间我还想出去多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