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0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备课主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线“同备一堂课”
两会热词“进”课堂 情景剧式“代入”思政课教学
5月29日,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线“同备一堂课”。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如何将两会精神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与学生分享?5月29日,一场以2020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备课主题的思政课在“云端”开讲,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线“同备一堂课”。
以学生为出发点做思政课教学设计
“思政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是讲知识,还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注入价值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老师付丽莎说道。5月29日,付丽莎等思政课青年教师与专家,为全市思政课教师带来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
付丽莎是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在她看来,思政课讲的是价值观,要入脑入心。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值得思考。
2020全国两会刚刚落幕。付丽莎对600多名学生进行了网上调查——你最关注两会的哪些话题?付丽莎发现,除民法典等热点话题,最受学生关注的是“大学生增负”。“这是跟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老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疑问点,从学生的困惑开始,引导学生学习并成长。”付丽莎说。
去年,付丽莎走进了十几所大中小学课堂,一所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让她受益匪浅。“针对学生不同的领域和专业,在课堂设计中,也要做出相应教学顺序的调整。比如,理科和文科课堂思政课的教学设计顺序是不一样的。理科学生重理论,文科生更重实践。在教学顺序上,前者需要从理论切入,后者倾向于从实践到知识再到理论的探讨。”
此外,思政课既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00后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付丽莎的课堂上,常常会引入“弹幕”这一形式,学生可实时分享自己的见解。“老师还可以通过情景剧等形式,创新开展思政教学活动,增强学生体验感和代入感。”
思政“小课堂”融进社会“大课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两会精神是不可多得的思政课素材。当日,不少老师就两会热点话题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分享。
绿色发展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生活垃圾分类步入新阶段。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文博发现,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说,相关的内容既体现在传统美德、社会公德以及法治精神、法治素养等,又与绪论章的新时代青年责任相结合。最终,需要通过实践,落实到每个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养成。
“这些都是最为鲜活的思政课素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是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在他看来,思政课是对现实生活的回应,一定要带有生活气息。“老师要善于从授课的小切口中,将看到的和看不到的进行有机连接,在融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领会、用心践行,把最美逆行者的担当化为最美奋斗者的日常。”
据了解,这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的第六期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该课程通过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北京高校思政课老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也在线上参与互动。
北方工业大学研二学生闫思宇是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老师们对两会精神的解读让我很振奋。作为有志于从事思政课教育的后备军,如何以学生为出发点,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都让我深受启发。”
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