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在线下消费较为低迷的同时,线上经济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消费者对于到家服务的需求,使物流企业忙得马不停蹄。小到瓜果蔬菜,大到家用电器,无论是到店消费还是到家服务,现代物流都关乎百姓日常生活。
虽然物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货车能源结构不优、冷链配送高排放、快递包装导致白色污染加重等问题不容忽视。今年两会,代表们针对如推进物流绿色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赋权新能源货车,推进城区物流绿色化
为缓解拥堵和交通污染,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城区对燃油货车的通行按时段、区域、车型等方式进行限行管理;新能源货车所占比重低,并且在道路通行上的管理模式与燃油货车大致相当,并没放宽通行权利。城市物流配送仍面临着车辆品种受限、新能源轻卡货车场景不足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说:“一方面传统燃油货车运行受限,另一方面尚未给新能源轻卡货车提供道路通行权利,导致新能源专用车未能成为有效补充,极大影响了物流和配送效率。”
在解决问题的路上,部分城市已经走在了前列。张近东说:“自2018年6月22个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以来,示范城市城区新能源货车通行便利性明显提高,比如广州和苏州,在物流园区、新能源专属卸货区、停车区和充电设施等方面给予重新规划和配套,‘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区配送体系已初步形成。”
据了解,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等城市在推进新能源货车普及上也已经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物流企业在新增或更换新型物流快递车时适度选择新能源货车,并明确了从10%-30%不等的使用比例。这些城市新能源货车的替代作用明显,张近东建议,加快提高其他城市城区配送企业燃油车更换为新能源车的比例,进一步推动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
同时,针对新能源货车路权限制的问题,张近东提出,要建立新能源货车管控与服务平台和城区货车通行信息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新能源轻卡货车专用导航平台。通过专门平台,提供在线货运通行证和行驶路径审批服务,实现新能源货车科学高效监管,提高新能源货车通行证的办理效率和运营效率。
创新技术研发,打造低碳货运冷链
“产地直达、新鲜绿色”近年来几乎成了全网流行的广告语。网络平台和冷链物流为瓜果、畜牧等产品插上 “翅膀”,使新鲜食材完成从原产地到消费者餐桌的“闪现”。新疆是全国闻名的瓜果之乡和畜牧产品的重要产区,冷链物流的发展为新疆特色林果等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总体滞后,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高,以化石燃料为主,清洁能源替代不足等普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在提案中介绍,在从乌鲁木齐到北京的3100千米运输距离中,如果把持冷藏温度在6-10摄氏度之间,冷链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高达200-770g/kg(CO2/番茄重量)。同时,冷链物流中的废弃物处理以及制冷剂泄漏等环节会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这都与低碳经济的要求不符。
为了促进新疆冷链物流产业绿色发展,蒋平安建议,要继续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冷链物流产业;同时,要加强绿色冷链物流产业储能核心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新疆物流科研机构和大型物流企业及相关信息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到冷链物流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当中去,全面提升物流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确保产品质量。
在促进技术研发上,蒋平安建议,推进新疆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与推广创新平台建设,立足新疆风能、地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增强储能材料,储能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并引进先进的新型冷储技术应用于冷链物流产业,实现温控智能化与节能减碳双达标。
技术的研发同样离不开优良的政策环境。蒋平安认为,应该增强应对物流业节能与减碳相关政策研究,调动和激励企业低碳减排行为,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社会发展的环境及产业管理政策,服务新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发展生物材料,减少物流“白色污染”
在网购及外卖迅速成为生活风尚的今天,守护“绿水青山”面临的一道重要的命题就是如何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网络购物以及外卖行业在服务民生的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包装袋等塑料污染,给垃圾处理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我国早在12年前就实行了“限塑令”,但在网络经济塑料制品使用监管方面仍有部分覆盖不到的领域。截至2019年,我国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400万吨。巨大的使用量使解决白色污染迫在眉睫。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粮集团党组副书记、总裁于旭波就此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使用可降解材料,特别是生物可再生可降解的聚乳酸材料替代塑料。
据了解,聚乳酸被誉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高分子新型绿色环保安全材料,国内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已进行了相关战略布局。为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的发展,于旭波建议,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将聚乳酸作为重点生物可再生可降解环保材料优先发展。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五大塑料用量最大、环保压力最大的城市群中选取适合地区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示范区,并同时搭建与市场监管执法相结合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全程追溯体系。
“从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限塑’、‘ 禁塑’历史经验与成败得失来看,关键是从‘限塑’转变为‘禁塑’,从‘花钱买’转变为‘不能用’,从经济利益上升为社会责任,在顶层设计、监管模式、宣传引导、替代服务和消费习惯等方面, 建立健全塑料污染防治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于旭波说。
李茹玉
来源:中国环境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