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综述)“电商助农”方兴未艾 代表委员建言配套设施“跟上来”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电 (赵晔娇 郭其钰)随着电商直播等新形式出现,农产品销售半径得以扩大,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供应改善。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如何形成电商助农的长效机制建言献策,建议加强农村电商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地区农产品大量滞销。电商新业态和直播新形式的出现,充分发挥了线上优势,助力农产品销售重回正轨。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痛点也成为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
冷链物流建设一直是农产品电商发展路上的难点。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浙江省委会主委陈小平说,“虽然农村电商、直播带货风起云涌,但各地特色农产品主产区,普遍缺乏农产品分拣分级、预冷包装、烘干脱水等商品化设备,与农产品巨大的生产供应量不匹配。”
以浙江某地市为例,该市拥有10辆车以上的货运物流企业有263家,其中冷链运输物流企业仅8家,仅占3%,4.5吨以上的登记营运冷链运输车只有13辆,实际营运大多是依靠调用杭州等大城市车辆开展运输。
而在更多脱贫攻坚地区,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建设几近于无。
“受疫情影响,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迫在眉睫。”陈小平建议,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农产品中心冷库,供农业企业、物流企业租用,对于建立的大型冷冻库或冷藏库,应当给予一定补助。同时,搭建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货运供需信息实时共享和智能匹配,减少迂回运输和物流资源闲置。
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看来,除配送阶段外,生产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对农村电商发展产生影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民生工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有效途径。”
为此,他建议推进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同时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实施土壤改良项目、水利修复和节水灌溉项目,鼓励发展特色农业。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认为,应从政策上把淘宝村、电商村作为数字乡村试点的重要抓手。
针对当前农村电商缺乏人才,发展质量不高等实际问题,左香云建议,一方面将淘宝村电商培训纳入地方商务和农业农村系统的培训范畴,定期开展知识下乡活动,为村民提供免费的、高水平的电商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出台创业扶持政策等,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返乡创业。(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