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缅联合科考队科考剪影。中国科学院东南亚中心提供
中新网昆明1月8日电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东南亚中心获悉,中缅联合科考队于日前完成了在缅甸境内的第9次野外多样性考察,采集到动植物标本3300多份,初步鉴定6个植物疑似新种,3个两栖类动物疑似新种。
图为科考拍摄到的珍稀动物。中国科学院东南亚中心提供
据悉,此次野外科考为期1个多月,在缅甸德曼迪野生生物保护区进行,考察涵盖了大中型兽类、小型哺乳动物(啮齿目和翼手目)、鱼类、两栖爬行类等动物类群以及维管植物等类群。
图为科考拍摄到的珍稀动物。中国科学院东南亚中心提供
本次科考,科考人员共采集了动植物标本1864号3300多份(其中植物568号2000余份,鱼类1170号72种,小型哺乳动物66号132份,两爬类60号约20种),初步鉴定有秋海棠属、柿属、樟科、番荔枝科等在内的植物疑似新种6种,两栖类疑似新种3种;此外,科考人员安装红外相机60多台并收回前期安装的部分相机,拍摄到了大象、老虎、野牛、麂子、金猫等大型哺乳动物。
科考人员称,这是中缅科考人员在德曼迪开展的第二次大规模的野外生物多样性联合科考,发现了孟加拉虎等大量上次考察中求而不得的动物。未来,中缅联合科考队计划继续开展多次联合考察,旨在探明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组成,进一步增加科学界对大麦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为缅甸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