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探访重庆白象街:老城建筑新气象

2019-08-23 12:42:15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修缮后的重庆白象街街道。融创供图

中新网重庆8月23日电(罗永皓)在土生土长的老重庆人心目中,重庆白象街一直是重庆乃至整个巴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百年显贵发祥地。早在开埠时期,就以“东方华尔街”的名号盛极一时。随着城市的变迁,它的辉煌并没有持续,还曾一度被烙下衰败、陈旧、贫穷的标签。

23日,记者来到修葺一新的重庆白象街传统风貌区了解到,重庆白象街传统风貌区现在正全力推进二期工程建设。目前,3.8万平方米的风貌建筑已落成,正在进行招商工作。

图为兴华小学旧址。融创供图

记者走在质朴的街道上看到如今的“母城老街”繁华若往:青灰砖墙、花格门窗、木质房檐的民国风建筑排列在街道两旁;各色重庆特色美食门庭若市;昔日的老城建筑屹立至今,见证了重庆的发展变迁,承载着岁月的光荣与兴衰。

重庆白象街老建筑的城市记忆

“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重庆白象街地处重庆渝中下半城,位于望龙门与太平门之间。相传,在重庆白象街有一尊汉白玉雕塑石象,恰好和南岸玄坛庙一对青石狮相对,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青狮白象锁大江”。

在重庆白象街,有重庆最早的有线电报局、药材公会、李耀庭公馆等历史文物建筑,特别是重庆开埠后,英、美、日等国家在此开设洋行,形成了一条当年盛极一时的“金融街”,饱含了重庆人对母城的珍贵记忆。

“原来重庆白象街上面的望龙门有一条索道,直通码头。”63岁的周清云是一名地道的“老重庆”,他回忆中的重庆白象街,青苔和爬山虎随处可见,各种“吆喝”充斥着整条街道,江对岸的人们乘轮渡过江,再通过“望龙门”索道来到重庆白象街。如此南来北往,络绎不绝,“古旧”而又“热闹”。

“后来解放碑商圈逐渐兴起,‘三八百货公司’建起了当时最高的大楼。”周清云说,随着一幢幢大楼在渝中区上半城拔地而起,重庆的商业中心渐渐转移,重庆白象街慢慢开始“跟不上时代”。

老街“涅槃” 焕发新生机

直到2013年渝中区政府启动“下半城改造计划”,重庆白象街开始重新焕发生机。随着项目推进,一条延续民国开埠时期建筑风格的风貌街区重新进入市民和游客的视野。

在谈及老街历史文物建筑的修缮,融创重庆地产公司商业管理部负责人聂聪感叹“花了很大心思”。

据介绍,重庆白象街传统风貌区以渝中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本,以800年文化历史名街为依托,以重庆城市4A级旅景区为之互补,臻藏9大国宝级百年文物建筑群及2处千年古城墙遗址,规划“一街两公园三巷九会馆”。文物“以旧修旧”,旨在遵循历史脉络,由西至东,从开埠时期到民国时期,分别从商业、文化、人物多个维度还原重塑历史故事,为文物建筑注入灵魂,重现开埠时期白象街的繁华景象。

商业以建筑空间的保护与利用为骨架,以文化历史的传承与体验为灵魂,以年代为时间轴,划分古韵、旧事、新象三大分区,结合开埠文化、陪都文化、现代时尚潮流文化,打造集文化旅游、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商旅文”新地标、及重庆人文类旅游首站。

为尽可能复原这些老建筑的原貌和风格,融创邀请了专业的文物复原单位进行监制,采用原建筑传统做法为主要修复手法,保留了原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特征和艺术风格。

图为修葺一新的兴华小学。融创供图

“还保留了老建筑拆下来的旧石材,在修缮中‘原物再用’,保证‘修旧如旧’,” 融创重庆地产公司商业管理部负责人聂聪告诉记者,作为渝中区下半城复兴的项目,重庆白象街传统风貌区上现存的9处文物建筑将保护修复,预计2021年全面呈现。目前修缮完毕的4处文物建筑会传承旧时的部分功能,以延续历史文化的氛围。比如修缮后的药材公会旧址将会设置一个药材复原展厅,而兴华小学旧址将打造成为一个文化类的体验式书店等。

此外,除了一些现代零售类商业入驻,更多如“巴人红鼎”火锅博物馆、303话剧社等具有代表性的重庆民俗、文化类特色的商业也在纷纷涌入重庆白象街传统风貌区。如今的重庆白象街传统风貌区俨然成为了一个以重庆开埠历史文化为基础,集重庆民俗文化以及现代城市文化为一体文化旅游商业目的地。

“文化是重庆白象街不变的主题。” 融创重庆地产公司商业管理部负责人聂聪说,“我们在复原重庆白象街历史文化的同时,一直在寻找能代表母城的文化,并想办法植入白象街,努力将重庆白象街打造成汇集重庆母城文化的载体,吸引市民和游客来这里了解重庆。”

如今重庆渝中区下半城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秉承着看得见历史、记得住乡愁、引领着未来的建设理念,力争建设成为重庆市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典范,而重庆·白象街正如同上海新天地、成都太古里一样,崛起成为代言重庆、会客世界的城市人文名片和全国历史文物改造复活法的全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