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由江苏省吴中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办,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国家双创吴中示范基地、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吴中分园、苏州武珞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吴中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峰会在苏州吴中区成功召开。
作为2020苏州吴中·太湖经贸合作洽谈会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峰会以“科技赋能·AI创未来”为主题,邀请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企业家、科技创业领袖等嘉宾齐聚吴中,共同探讨科技产业创新与行业未来趋势。
会上,亿欧公司副总裁、亿欧智库院长由天宇分享了亿欧智库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疫情环境下,数字化、智能化诉求驱动业务增长。
以下为由天宇演讲实录,由亿欧精编整理: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作为活动的合作伙伴之一来组织和助力苏州吴中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是市场化的研究机构,常年调研和统计人工智能在全球、在中国实际应用发展方面的数据、表现。
众所周知,今年的疫情使得商务活动大大减少,我自己常年在北京,这几个月去的最多的地方,第一是上海,第二是苏州,反映了长三角本身的经济底蕴和非常高的创新、复苏活力。
我来过吴中几次,对于我这么一个80后来说,想到最多的往往是武侠小说里的燕子坞,想到的是《天龙八部》这样的武侠小说和武侠人物。在我的少年时代深受影响,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拥有武林高手的绝顶神功。但是我们现在拥有人工智能的能力,在计算机视觉、城市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可能已经超过了我们那个年代所谓的武林神功。
亿欧团队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做这方面的行业追踪与统计,每年会把最新的市场调研的成果、企业的表现分享给大家,我在这里也把我们2020年的一些最新的数据做简单的汇报与展示。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如何?
按照比较严格的口径,根据“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公司的核心能力和商业化的主要手段”的标准,截止到2020年4月份,我们共统计到1135家人工智能企业。
从企业成立的时间和总量来看,在2015、2016年有一个成立高峰,最近几年有所回落。过去,受到深度学习的驱动,迎来了一波人工智能技术创业的高峰,从去年到今年正在走入“解决问题”的新阶段,大量新涌现出来的公司不是简单地拥有一项人工智能技术,而是需要把技术和业务做结合,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公司实现二次腾飞
第二是在全国区域的分布,基本上是以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成都为头部阵营的,在长三角区域,企业的存在和政策的支持之间的关联度是非常非常高的,这也是长三角的深底蕴、强活力、高水平的体现。
第三个方面是技术分类,从大类上来看,多数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还是以计算机视觉为主,也是我们今天感知到的已经实现广泛应用的技术类型。无论是在智能手机终端上,还是在线下的高铁、机场快速安检的通道上,最核心的还是利用计算机视觉的能力,这也是包括一些头部AI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技术。
根据私募股权融资的情况,这几年的融资经历了相对的高峰并且走过了平缓期,一个原因是一部分的头部公司已经在科创板上市了,还有部分公司进入了后期阶段,它的融资频率也会下降。在融资的总量上,2017、2018年是比较高峰的,我们预测,2020年会进入到相对平缓的水平。在融资的行业类别上,做服务型的解决方案、金融类别的金融风控、服务机器人、ADAS系统和AI芯片为主要领域。在投资机构的分布上,我们也看到一些在AI上布局有显性的效果的,而且目前很多机构已经在二级市场上有些退出回报了。IDG有59个项目的投资案例,包括真格、红杉、天使湾、创新工厂、联想之星、经纬等等,这是头部前十的机构,基本上他们也带动了人工智能投资方面最主要的、最出色的投资方向。
头部公司的做法、类型和数据表现代表了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的最新现象
在头部公司方面,上一轮诞生了BAT、京东这样的公司,目前他们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上还是比较有渗透力的。可能接近一半的头部企业里面,都有这几家互联网公司投资的身影。当然我们认为后面可能会有变化,会出现新一代的公司,即使是阿里投的公司,可能有一天它的体量或者规模会从另外的方向和维度上超过阿里,这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每年发布一个独家调研的重要头部企业榜单——商业落地100强。因为头部公司的做法、类型和数据表现代表了这个市场最重要的、最新的一些现象。
通过对约300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水平、研发投入、营收结构、预期增长等维度进行调研,我们看到,到2020年,头部公司的体量已经到达30-40亿的水平,腰部公司体量已经到达3-5亿的水平,其中已经有部分公司申请在二级市场挂牌,部分公司在国内科创板正式挂牌。基于调研,我们看到100家优秀的企业,有大量的正在快速发展的、代表着中国人工智能最有活力的、最优秀的企业团队。
从地域分布上看,依然是以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为主要阵营,苏州有一家企业,应该是思必驰。从行业分布和时间分布看,有一些是成立比较早的,2010年之前,早年的技术并不是只做人工智能,后面有一些转型和调整。差不多一半以上的企业集中在2014到2016年成立,发展速度很快,行业分布和大盘相近。
疫情环境下,数字化、智能化诉求驱动业务增长
大家对于发展和预期的增长比我们预想的要好一些。2020年遭遇了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但是大家给出的2020年盈利预期较2019年同期的调研结果有所增长。一方面是本身人工智能在快速地发展,所以公司的业务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比传统的贸易、零售小一些;另一方面是所谓的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驱动,某种意义上在疫情的环境下反而提出了更强的诉求和要求,很多公司恰恰是因为疫情当中的一些新的需求爆发了很多新的订单,反而使得业务有正向的增长。虽然我们谁都不希望疫情成为常态,但疫情确实给予了很多公司一个检验能力、推出产品和服务的契机。讲疫情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实际上是让我们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道路是不可逆的,当你使用了更新的产品和服务,你不可能再退回到原来的服务和产品体系里面去。
AI是研发高占比的投入,有相当比例的企业研发占比都在50%以上。我们也做了一个关于疫情的影响的调研。在90个样本中,认为有负向作用的大概占到25个,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确实对自己产生了正向的作用。这也是前面我说到的,疫情可能给很多企业反而提供了一种检验它们能力,要求他们快速地推出更好的、更适应疫情环境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机会,其中包括一些无接触的、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
在我们想象的武侠小说里,一个人双拳难敌四手,如果有一个人能以一挡十,他已经是绝世的武林高手了。但在智能社会、智能时代,一个人几行代码,动动手指可能就已经替代了传统社会成千上万人的工作。如果把这个时间拉得足够长,以20世纪70年代最早的芯片和计算机的发明作为整个社会数字化的起点的话,我认为可能到今天为止,我们整个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可能只走了10%到20%的路程。我们也只完成了在通讯、娱乐方面的大篇幅数字化,在更多的产业、贸易等环节,数字化水平并不高,这恰好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进步的下一个重要阵地。
在苏州这样一个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制造业非常有底蕴的区域,通过产业和技术的结合实现下一个阶段的增长和腾飞是很有意义的,10年、20年、30年之后,再回头看现在非常传统的行业,也变的非常崭新。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成就,可能也只不过是一个历史的先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