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车展正向外传递出车市开始复苏的信息,“软件定义汽车”正在重塑汽车产业链。
本文首发于童济仁汽车评论,作者李梦晨;由亿欧汽车编辑,仅供行业人士参考。
北京车展两年一届,今年比较特殊,推迟5个月之后,终于还是顺利举办了。
这5个月以来,焦虑曾被放大,不确定性充斥于整个车市。
但北京车展能够顺利举办,本身传递出的就是一种趋好的信号。7月、8月,新车市场销量均恢复同比正增长。这一势头延续下去,全年新车销量的同比跌幅应该会控制在10%以内。
成都车展看到的是希望,北京车展看到的是信心。
不过,焦虑消失了吗?并没有。不确定性的迷雾淡化了吗?是的,但我们不知道它何时卷土重来。
就好像我们可以预料到,2017年之后,中国车市进入存量竞争。离开高速增长轨道的汽车市场,必将经历波动调整的阵痛期。
但我们很难预料到,2020年“黑天鹅”降落,会使行业转型变得更加迫切,生死更加攸关。
转型,听上去是破局颠覆,但也可能是刮骨疗伤。
转型,也是一条长长的传导链。车企在转型,个人也在转型,品牌在转型,媒体也在转型。“牵一发”的影响,无非是传导早,与传导晚的问题。
而这个变化,也仅仅用了两年。
正如两年前,谁曾想到,车企在校招专业清单中,已经将“车辆工程”专业抹掉。今年陆陆续续的,听到最多的就是“车企降薪”。
人才革命的浪潮将起,甚至没有逆转的机会。而人才更迭,触及了这个行业最本质的内核,变化早已深度进行。
来来往往,两年后,纳智捷、众泰等一众车企已经没有办法参展了,“论斤卖”等抓噱头的事情在车展上也很少发生了,新势力更是经历了大淘沙的洗礼,喧嚣的浮沫被撇去了很多。
中坚力量仍撑起了汽车行业,新力量也在转型中加入新格局。“软件定义汽车”,我们开始接受这一切。
风如何刚烈未必可怕,我们担心的是风向不定,在摇摆中凌乱,才是最令人担心的。好在车展就是风向标,指向未来,我们循向而往。
2018年的北京车展,非常热闹,造车新势力是最受瞩目的“活跃分子”。
印象中记得,爱驰汽车请来了林志颖站台,异常高光。而其他造车新势力,也在讲述着自己的雄心壮志。
两年时间,迅速洗牌。还能够登临北京车展的,要么是销量有了持续性输出的头部新势力,比如蔚来、小鹏、威马,要么是刚刚有产品上新,寻求曝光度的后继新势力,比如天际、高合。
当年真是热血,就好像汽车行业找到了“第二春”。这些前仆后继的新势力们,有可能抱定改变世界的梦想,也可能只是押赌一场变革的风口。
因为电动化正在席卷全行业,没有哪个新势力说,我是为了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大家很默契,新势力就是想做新能源。
2020年的北京车展,从春天推迟到秋天,冷风肃杀,新势力不再是夺目的明星。
但电动化的路线没有动摇,反而有更多的传统车企加入了战局。
从豪华到合资,要么有电动概念车亮相,要么已有电动产品上市。再不济,也会有预告吊足看客们的胃口,比如,ID.4会在10月底亮相,北京车展以信息预告打了个前哨。
甚至于,当我们看到牧马人也推出插混车型时,不得不感慨,电动化真如汤汤江水,势不可挡。
雷克萨斯LF-30概念车中国首发,日产带来了Ariya概念车,本田也有一款SUV e概念车。
现代展台有昂希诺纯电动,标致展台有标致e2008,别克有微蓝,丰田有CH-R EV。
且不论是否出自纯电架构,但起码在各家展台上,均可以找到“电”的影子。
德系三大豪华品牌,也皆有纯电SUV推出。奔驰EQC、宝马iX3、奥迪e-tron,凑齐了,豪华品牌也该发力了。
对消费者而言,有更多的电动车可选,这是好事。对自主品牌而言,合资品牌全力加码电动车市场,可能才是“狼来了”的故事。
这是一种担忧。经过十年,自主品牌辛苦耕耘,造车新势力各种丢下舆论炸弹,在汽车市场慢慢建立起来了电动车的认知能力和消费习惯。
更多的人认识了电动车,可以接纳电动车,充电效率、续航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开始满足需求,快速推广的时机越来越成熟。
此时,合资品牌杀入战场,在产品力没有短板,甚至有所领先的前提下,再凭借品牌高度、渠道能力,是否会抢收一部分市场份额呢?
这种可能性很大。燃油车市场中,合资与自主的比例格局,有可能同样复刻到日益蓬勃的电动车市场中,自主品牌需要提前预警了。
我相信,传统车企在做电动车的时候,一直有颇为传统的节奏与思考。
以奔驰EQC和宝马iX3为例,非常有代表性.他们将电动车当做一种“补充动力选项”,就好比既有自然吸气,也有涡轮增压,如今,不过是多了纯电驱动。
所以,在产品定位和价格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奔驰EQC和宝马iX3作为同级燃油车的补充,价格处于区间高位,并没有将电动车的价格拉低到燃油车同级水平来竞争,和“颠覆”沾不上边。
特斯拉Model 3为何销量高涨?很重要的原因是价格低。它告诉人们,电动车其实不必那么贵。
在前几天的电池日上,马斯克或许“画了一堆饼”,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一再提到的关键词是“降成本”。这种思路是冲着颠覆行业去的。马斯克没有包袱,因为他深知,电动车要普及,价格非常关键。
而接下来,电动车对传统车企而言,也不应只是“绣花枕头”,降成本同样会是关键任务。
没有喧嚣的北京车展,去虚向实,思考这样的问题非常有意义。
事实上,今年北京车展的主题是“智领未来”。
大家对智能化的宣传与关注,理应更多一些。
的确,这两年来,搭载L2级自动驾驶的车型越来越多,而且,这一配置正在慢慢下探。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一个根本的原因是,相关供应链越来越成熟,成本越来越可控。
但是,在智驾领域,各家品牌车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技术差,与整个供应链体系保持同步。相应的,供应商与主机厂,非常深度地捆绑在了一起。
自动驾驶,真的是全行业在共同探讨。
这一次,华为也加入北京车展。
这是一个没有展车,墙面上全是PPT的技术类展台,人气居然那么高。我特意驻足在此,发现多数前来咨询的,以供应商或主机厂的人居多。每个展示台旁边站着华为的技术人员,现场进行讲解。
我也咨询了一个问题,大意是在5G通讯框架下,单车智驾的一部分算力,能否交给边缘计算模块或云端来处理。
华为的技术人员,相当真诚,坦言这个想法仍需现实环境检验,为了安全,与单车智驾相关的算力尽量还会保留在车辆端。
自动驾驶,并非某一家车企可以单独搞定。当整个产业端有所突破时,其实也可以迅速辐射到所有车企,关联性太紧密了。
不过,智能化并不局限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在今年的北京车展,开始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只是提供一个大屏,那是过去阶段了;只有语音互动,那也只是低级功能了。
智能座舱,其实是在优化体验,提高效率。
在车展现场有两个非常“火”的车,一个是第八代高尔夫,另一个是新一代奔驰S级。
车周围,里三圈外三圈都是人,看内饰还得排队。但两者有其共性,高尔夫拼命在讲数字化,内饰采用了更大的屏幕,更多的触控按键;奔驰S级在讲科技感,内饰也都知道了,竖屏后面是强大的车载计算能力。
奔驰S级的“新座舱”,为智能座舱打了个样板,在体验上是一种随心、懂你。
伸手去副驾拿东西可以亮灯,抬眼看后视镜,如果后窗车帘关着可以打开。这就是一种管家形态,将来这样的座舱将会越来越普及。
同样会普及落地的,还有抬头显示的AR导航,这也是智能座舱的一个范畴。
论智能座舱的创造力,新势力仍然有一定的优势。起码,他们敢去想,敢实现。或者是因为关乎存亡,他们需要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我去了蔚来的展台,看到有外国工程师在体验NOMI。可惜不能识别英文,挺遗憾的,但能看出那位工程师的好奇之意。
也去了天际的展台,看了看天际ME7这款实车。车内每个座位前都有一个屏幕,而且可以共享内容。如果“社畜”到必须在车内改PPT,一个人改好,可以“丢”在车内另一个人的屏幕上,继续修改。
想象力没有边际,而智能座舱带来的体验升级,也一定会一次次带给我们惊喜。
站在北京车展入口前,其实有很多感慨。
这两年,行业变化太快了。在洪流裹挟之下,每个人也做出了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身边不少朋友,已经离开了汽车行业。正如有些观点认为,上海的汽车工业应该是发展最快、最稳的吧,因为那里有海量的人才。但是,上海有活力,诱惑也更大。
当行业遇到瓶颈的时候,离开并进入新行业,获得更多的回报,上海提供了更多个人转型的机会。
这是选择的自由,即便带着感情,满身遗憾地离开。没办法,行业也在转型,总有颠覆,总有翻涌,个人反而是最无力的,
那么,坚守还有机会吗?当然有,也希望有。
从数据来看,增量竞争转存量竞争,即使我国车市进入平缓期,每年近2000万的新车体量应该可以维持很久,增购需求的兴起,又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
大浪淘沙,去伪存真,车市结构反而会更加健康。又逢行业变革的机遇,乱世出英雄,势必可以打开更多的上升通道。
机会有还是无,和风向是紧密相关的。
秋风虽寂寥,更须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信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