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转瞬即逝,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对于金融业来说,大行靠着沉淀下来的实力渡过难关,中小银行则承受了较大压力。
据相关媒体统计,截至7月21日已经有19家中小银行陆续披露了上半年度业绩数据,从总资产增速来看,2家银行出现“缩表”;从业绩来看,9家银行营业收入负增长,12家银行净利润负增长,6家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时负增长,5家银行净利润降幅超过40%,成绩可见一斑。好的一面也有,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在17日的通气会上表示:“目前中小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各项经营指标在边际改善,风险完全可以控制。”
众所周知,中小银行的定位是服务于当地经济与下沉市场,与大行形成差异化竞争。疫情的来袭倒逼整个行业加快发展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但与大行相比,中小银行的科技能力始终处于劣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在加速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扩大了大行与中小银行的两极分化程度。
在面对先天优势不足与后天市场激烈竞争的双重不利因素时,中小银行何去何从?有一些银行给出了“答案”。近期,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消息不断,四川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凉山州商业银行官宣公告称,双方拟通过新设合并方式共同组建一家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入股镇江农村商业银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对外表示,共同发起设立徐州农村商业银行。
疫情令中小银行选择抱团取暖,不但可以提高其风险防御能力,还可以解决资本匮乏、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通过互相取长补短,借助金融科技弥补自身技术的差距,将“小而美”的精细化发展模式做到极致。
未来,抱团取暖能否真正做到“1+1>2”,值得期待。
上半年疫情给消费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冲击。伴随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消费市场延续逐步改善态势。交通银行发布的《2020年下半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测,我国下半年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但消费的温和复苏可以期待。
当前一些城市正在通过发放优惠券、举办消费节、开展直播带货激发新兴消费等手段点燃消费者的热情。此时,中小银行依托于地方下沉优势,快速与当地政府、商超等开展合作,大力布局消费金融,或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方面,除了下半年在复工复产方面继续给予较大支持以外,各企业因为疫情的影响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金融诉求,中小银行可根据这些个性化的需求,灵活制定不同方案满足企业。
无论是个人业务还是企业业务,中小银行都要注重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将存量客户与存量业务逐渐发展到线上,同时建立起配套的信息系统,通过流程改造、优化完善系统、小步快走的方式制定一套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模式,相信在下半年,中小银行在摆脱了疫情的影响后,会取得质与量的双重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