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资本又来了!
这次对象是健康元,金额21.73亿元,交易完成后,高瓴将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持有8%的股权,锁定期18个月。
太快了!距离最近一次在医疗医药领域定增不到1个月。6月18日,高瓴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国瓷材料15亿元的定增融资,认购了6.45亿元,双方将在牙科医疗领域合作。
算上这一次,高瓴今年在生物医药领域已经进行了5笔定增,而这5笔交易都发生在2月14日再融资新规发布之后。折算下来,刚好1个月1次,如此高频的交易,让高瓴成为今年生物医药二级市场行走的“流量包”。
二级市场诞生了“高瓴概念股”,投研甚至诞生了“高瓴公众号”。“最恐怖的是,市场上已经有高瓴买什么涨什么的势头了。”有医药投资人感叹。
活脱脱的高瓴成为了生物医药界的“李佳琦”,成了买买买的代言人。
可不管高瓴再怎么高调,都正面临着一场“被动降温”。据券商人士介绍,一般定增的审批期限是1~2个月,而距离高瓴定增凯莱英已经5个月,依旧未有获批的动静,可能是监管层有意控制节奏。
凯莱英是再融资新规发布当天提交定增预案的三家企业之一,可以说是第一批企业,目前审核进度停在6月10日公告——《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告知函回复的公告》。
反观九强生物,虽然提交定增预案的时间晚于凯莱英,却早在5月29日,获得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成为再融资新规后,50多家发布定增预案的生物医药企业中的首个。
原因究竟为何?其实,从国药投资定增九强生物获批中窥得一些原因。首先,国药投资背靠国药集团,一直深耕医药产业,其作为产业投资者更靠近再融资新规放宽条件的初衷;其次,更重要的是,在获批之前国药投资主动申请延长锁定期至36个月,而新规是18个月的规定。
回到凯莱英,可以发现监管层的核查也均是围绕新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战略意义,如何参与经营管理等,并要求高瓴资本同意为凯莱英带来8亿元订单当月月末之前,不得转让此次认购的股票。要知道,在高瓴正是因为这8亿订单,这才被认定为战略投资者,享受8折、18个月等打包优惠。
实际上,不仅仅是高瓴定增的凯莱英,其他发布定增预案的公司也遇到相同的困扰。据不完全统计,再融资新规以来,有50多家生物医药公司提交了非公开发行预案,但获批的仅有九强生物和盈康生命,而盈康生命属于控股股东认购,不属于上述情形。5个月,仅1家获批,50多家提交,高瓴快赶上十分之一,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狂热,以及背后的数字。
放眼整个市场,亦是如此。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今年以来共有551家A股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其中,41家公司没有披露具体金额,其余510家公司拟合计募集资金7632.38亿元。去年同期仅121家公司披露定增预案。
过往的9折变8折、36个月变18个月、定价基准日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等优惠条件足以令高瓴等资本垂涎,然而享受这样优惠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战略投资者身份。
如何能获得战略投资者身份?首先,战略投资者应该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国际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资源,显著增强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带动上市公司的产业技术升级,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其次,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国际国内领先的市场、渠道、品牌等战略性资源,大幅促进上市公司市场拓展,推动实现上市公司销售业绩大幅提升。
一般来说,券商、基金、员工持股不被认为战略投资者。但总是会有办法,很多机构会往这个方向靠,高瓴资本也正是在这个方向试水,从凯莱英承诺8亿订单,到带着拥有万家药店高济医疗来战投健康元,一次又一次的试水,越来越有力度。
其实,不管是定增九强生物已获批的国药投资,还是在等待中的高瓴们,监管层今年2月发布再融资新规的一大初衷就是加强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在定价、锁定期、发行对象、募资规模等方面放松的同时,严格把控后续审核,以防一些机构的套利行为。
虽然当前战略投资大多在“投资”二字,但“战略”也会有所考量。
本次定增,高瓴承诺将凭借自己在医药行业的资源,协助健康元在业务创新、销售和管理领域再上一个台阶。一是在业务创新领域:协助健康元拓展新的高端专业领域或技术平台(如吸入制剂、微球技术、脂微乳技术、CAR-T 细胞免疫疗法、双特异性抗体等领域),加强创新药物领域的研发合作。
二是在市场销售领域:高瓴将积极推动上市公司与高济医疗深入合作,拓展上市公司在呼吸产品等慢性病用药以及保健产品、OTC 产品的市场,并协助上市公司保健产品、OTC 产品由线下销售为主导转变为线下线上同步发展。
实际上主要合作领域还是第一条。2019年健康元(不含丽珠集团、丽珠单抗)保健品及OTC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而整个公司营收约120亿元,且该部分业务已呈现下滑趋势,未来亦不是发展重点,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健康元主要营收来自于丽珠集团,2019年贡献营收93.85亿元,占比78.21%。据悉,健康元直接及间接持有丽珠集团44.81%股权。上述合作中的微球技术、脂微乳技术、CAR-T 细胞免疫疗法均是建立在丽珠集团的基础上,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与健康元一样,丽珠集团也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是从普药时代走向特色专科药时代,2013年以前还是一款单药走天下的时代,丽珠凭借自己的销售能力将中药品种参芪扶正做到10亿元级别品种。与此同时,该公司开启了微球平台和单抗的布局,到2017年时公司已经拥有鼠神经生长因子、亮丙瑞林、艾普拉唑、尿促卵泡素四个二线品种,成功完成第一次转型。
第二次转型从2017年开始,从特色专科药走向创新生物药,旗下IL-6R 生物类似物从去年三季度开始了3期临床,进度国内前2;今年曲普瑞林微球和亮丙瑞林微球顺利开展临床,又新申报了阿立哌唑微球和奥曲肽微球。国盛证券预计,这一阶段艾普拉唑针剂将在20亿元级别,亮丙瑞林将在15亿元级别,原料药进入正轨,2021年将达到130亿元的收入体量,20亿元的利润,2023年千亿市值可期。
回到健康元本身最值钱的地方可能在于旗下的呼吸产品管线,这是健康元第二次转型的主要抓手。第一次是从保健品到原料药/中间体,第二次就是从原料药/中间体到创新药。
2019年健康元(不包括丽珠集团、丽珠单抗)实现营业收入29.48亿元,占比四分之一左右,主要贡献来自原料药和中间体,以及保健品,这两块业务并无较大想象空间。而呼吸管道管线就完全不一样了,众所周知,除了肿瘤、心脑血管等热门领域,呼吸道管线一直也是MNC的争夺对象,像GSK、诺华、阿斯利康都有较多布局。
而在这一领域中,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两大呼吸系统慢性病,二者合计占呼吸科总销售额的近 60%。平安证券最近的研报显示,国内哮喘和COPD用药市场约170亿元。其中外企占比78%,吸入剂型占比67%。在吸入剂型中,外资占比93%,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和葛兰素史克三家占据91%的市场。
原因在于吸入制剂较一般化学制剂仿制的难度大,具有研发壁垒。所以从现有布局来看,健康元有很大发挥空间。该公司目前的吸入制剂研发管线,主要在太太药业和海滨制药两个平台。在研产品 20 余个,临床前研发 18 项,临床中 1 项,获批临床 3 项,申报生产 3 项,提交注册申报 2 项,获批注册2个。
其中,复方异丙托溴铵、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作为首仿药分别于2019年4月、9月获批,左沙丁胺醇为中国首个上市。前者2018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为3.43亿元,后者国内暂无数据。
另外,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乙酰半胱氨酸吸入溶液及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已申报生产,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个大品种,2017年样本医院数据已经达到48亿元,且进入医保,目前仅有AZ一家,有望由此突破。
正在临床试验中的有妥布霉素吸入溶液、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粉雾,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全球销售额超过230亿元,市场可期。
还有一款盐酸氨溴索吸入溶液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综合来看,高瓴出手看起来风风火火,不似战略投资者具有极强的目的性,但每次标的公司质地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