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蔚来、小鹏、理想不带威马玩儿是因为圈子不同;
2、从销量、资金、布局上看,威马不仅没有掉队,位次还很靠前;
3、惺惺相惜、相互支持,才是新造车圈的主基调。
造车新势力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在刚刚过去的6月,威马汽车取得两大进展:6月22日,顺利通过全项V2G技术测试,成为首家落地应用V2G技术的造车新势力;6月30日,与温州市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然而,这两项进展并未掀起多大风浪。当人们回顾6月的造车新势力大事,想到最多的仍是蔚来、小鹏、理想三大掌门人聚首。
6月6日,上述三家造车新势力创始人兼CEO李斌、何小鹏、李想首次同框的合影刷爆朋友圈,一时间,业内流传颇有妙意的解读——“有理想的鹏友,蔚来在一起”。
何小鹏、李斌、李想聚首/何小鹏微博
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开始猜测,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抱团合并的可能性。无论是刻意还是无心,三家抱团达到了吸睛程度翻倍的实际效果。
美团掌门人王兴在年初发微博称,中国造车新势力只有蔚来、小鹏、理想能活下来,将这三家自带流量的明星企业推向风口浪尖。然而只字未提威马,吃瓜群众纷纷留言:“确定不带威马?”
相较“蔚小理”合体乘风破浪,威马却显得低调,真的掉队了吗?答案是,未必。
威马创始人沈晖随即隔空打赌,认为威马一定在top3之列,单方面提出赌约,“如果威马在2020年的新造车势力中销量不是第一,沈晖将送给王兴一辆车,品牌价格不限,否则王兴给沈晖送外卖,产品和地点自选。”
当事人之一的何小鹏求生欲满满,哪方都不得罪,回应道:“这是王兴说的,不是我说的。”他表示,无论前三名还是前四名,未来两年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都至关重要,“我觉得王兴眼光还是挺好的,但对这个事情的看法还要继续观察。”
但不可否认的是,并肩挨坐,确实是蔚来、小鹏和理想的主动选择。
李想甚至多次在微博表示,他和李斌、何小鹏的关系比外界想象中要好。这也从侧面表明了,他们和威马的关系并算不上多么友好。
究其原因,是道不同。“蔚小理”与威马本质的区别是:前者是互联网拥抱汽车业的代表,而后者则是汽车业拥抱互联网的执行人。虽然殊途同归,但旅途中的风景和话题却少有相似。
与此同时,此前都在中国互联网圈十余年的征战履历,也让李斌、李想、何小鹏在开始布局造车前就已经开始打交道,也有着更多的共同话题。
从吉利走出前,沈晖之前有着光鲜的汽车业履历,但在互联网圈却少有熟人。
所以,李斌、李想、何小鹏不带着沈晖玩儿,不是因为威马已经掉队,或是有所交恶,只是单纯地因为圈子不同,相互不熟。
回望2019年之前的造车新势力战国时代,以造车新势力自居的企业一度多达上百家。而到了2019年,全年有确切销量数据的仅有10家。从量产交付表现来看,蔚来、威马、小鹏、理想四支独秀,以压倒性优势稳居第一梯队。
从销量、资金、布局上看,威马不仅没有掉队,位次还很靠前。
2019全年,威马以1.69万辆的交付量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蔚来,小幅领先于小鹏。威马汽车首席增长官王鑫曾表示,威马凭威马EX5一款车同时成为2019年单一车型交付量首位。
进入2020年后,威马一季度的表现没有蔚来、理想那么亮眼。但随着疫情好转,去终端销售也逐渐有所起色。威马EX5在5月实现新车交付1503辆,创今年以来的单月销量新高。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钱漪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早在蔚来选择江淮、小鹏选择海马走上代工道路之时,率先通过收购黄海汽车、注资中顺汽车获得造车资质,在温州自建威马智能工厂。自建工厂+正向研发+三电自研,是威马的初心。
创始人沈晖曾任吉利控股董事兼副总裁,是主导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员之一,在这一桩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海外并购案中,功劳显著,后出任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
拥有深厚传统车企背景的沈晖,在造车这件事上颇为严谨,从威马成立之初便坚定自建工厂的战略,“代工让人睡不着觉”,沈晖坦承,“汽车涉及到生命安全,制造难度高,团队拥有完整制造经验后,代工才是负责的。”
来源/威马官方
至今,威马汽车已披露累计融资约230亿元,资方包括百度和腾讯,累计融资金额高于小鹏和理想。在《2019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和《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威马分别获得60亿美元及300亿元的估值,在未上市的新造车势力中居首。
而在技术领域,首家落地V2G应用的造车新势力、温州智慧城市合作企业的身份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水准不差。此外,威马汽车还计划在年内发布CPU和GPU的理论性能分别可达现有平台的8.5倍和20倍的全新芯片平台。
从多个维度来看,在谈到头部造车新势力时,威马该拥有姓名。
李斌、何小鹏和李想三人跨界造车志同道合,沈晖体内流淌着更多传统汽车业的血液。同为造车新势力,即使思维和路径略有差异,最终殊途同归。
从传统工业视角把握互联网造车,还是带着科技与新零售的视角融入这个新兴产业,究竟哪一种能够把握住产业创新的脉搏,成为大势所趋,还得看时代的选择。
各梯队差距逐渐拉开,头部梯队以下的造车新势力将艰难度日。“淘金热”冷却后,尚未量产交付的玩家前途渺茫,落寞退场的是大多数。挺过烧钱大战、造车红海、资本寒冬以及疫情“黑天鹅”后的幸存者们,个中滋味汇成一句淡淡的“活着真好”。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钱漪
从雄心勃勃到偃旗息鼓,新势力排位赛已进入后半程。惺惺相惜、相互支持是新造车圈的主基调。
何小鹏认为,纯电动车目前只占整体汽车市场4%左右的市场份额,中国新能源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等待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共谋图之。沈晖多次公开表示看好友商,期待未来并肩前行。
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正在开始。不变的定律是强者恒强,无论是传统汽车工业思维,还是互联网思维,都需要与时俱进,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