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达数亿的慢病人群、每年高达千万的新增患者数量,加上长期乃至终身的复诊、用药需求,让慢病管理这一市场自带“金矿”属性,也一度让各大企业“眼红”不已。
在经历6年前的“百糖大战”后,近期各大互联网医疗企业的频频动作让这一市场再掀波澜,相比过去争C端、抢用户、补贴大战的疯狂,眼下各个玩家在慢病管理上的探索显得更加理性且克制。
在经过平台多年深耕、互联网医院闭环服务的建设与提供,各家平台都已经积淀了一定数量的慢病患者,如何为现有的患者提供更精细化、更有效的管理服务成为大家聚焦的新命题——关注服务而非流量成为当前慢病管理的一大重要变化。
此外,随着国家医保局、卫健委等部门陆续颁布利好政策,逐步开放线上医保支付——过往困扰各大公司的支付方难题也撕开了一小个缺口。
不过,也有行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做慢病这块,更多的是看中这块大蛋糕和粘性极强的用户群体,一般会有其他业务线做支持,如果一个互联网公司只做慢病管理,那很难存活。”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现有的慢性病患者已接近3亿人,每年增加1000万人,中国已经进入慢性病高发期,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慢病患者群体。2019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预计到2020年中国慢病支出将提升至5.5万亿元左右。
灼识咨询(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5月中旬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也指出,慢病管理有助于提高慢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心理健康。同时,慢病管理通过降低患病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可节约医疗开支。
实际上,慢病防治早已被列为国家战略。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旨在部署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医联创始人王仕锐曾在一场活动上指出,目前乙肝、艾滋病、部分肿瘤等疾病从原来的“不治之症”被重新定义为“可以调控、治疗,甚至治愈的慢性病”,未来如何做好慢病管理将成为未来医疗领域最重要的命题。
从管理方式而言,互联网医疗的爆发为慢病管理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上述《蓝皮书》也指出,相比传统慢病管理方式,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分级诊疗、提高依从性、降低就诊门槛、优化医疗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疫情之下,互联网慢病服务的需求更加被放大——医院交叉感染、交通封堵等因素导致大多数患者无法去到实体医疗机构,慢病患者缺医少药的问题更为凸显,尤其是慢病患者在离开医院和医生后如何被管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上述《蓝皮书》预测,随着老龄化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将快速发展。随着政府对于线上平台复诊、处方药开具、医保支付的开放以及基层家庭医生的推广,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
早在2014年前后,互联网医疗爆发初期,慢病管理领域就曾上演“百糖大战”,彼时,上百个糖尿病管理APP烧钱获客、疯狂补贴,但多数产品最终如昙花一现,很快便在市场上消失了踪迹。
1药网副总裁汪亮向亿欧大健康指出,糖尿病管理APP涌现初期,模式比较初级,多聚焦在获取用户而非注重服务,更谈不上个性化和精细化服务,变现能力比较弱。经过6年时间,少数留存下来的企业和新进入的企业除了注重用户以外,会兼顾服务和商业价值。
在他看来,六年时间过去,除了少数兼顾服务与商业价值的企业留存,糖尿病管理市场也在发生细微变化,“更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糖尿病管理领域,比如人工智能,新技术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也在提升。”
鉴于此,从去年开始,1药网开始重新梳理和定位自己的用户,把用户从消费型向医疗型转化,积累了大量慢病用户,并在这个基础上,把精细化服务慢性病患者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先后推出了针对慢性病患者的续方管理系统,以及针对家庭和慢性病患者的药福利计划,并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根据1药网提供的数据,以糖尿病患者为例,在1药网平台上,2019年糖尿病患者自然续方率为39%,借助自主研发的CRM系统的管理后续方率达到67%。
对于用户的变化,投资人也有感知。一位专注于医疗领域的投资人告诉亿欧大健康,今年上半年,他们也正在考察慢病管理相关项目,照其推算,当前,慢病患者线上渗透率已经接近10%,已经初步形成互联网慢病管理的苗头。
艾瑞咨询曾在2016的一份报告中将互联网慢病管理分为前流量期和后流量期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流量规模增长迅速,而营收规模增长缓慢,如何获取更多的用户是关键;而后流量时期,用户积累已经形成规模,而营收规模增长迅速,如何将用户流量变现是成为核心。
很显然,依据上述两位采访对象的认知,从用户的角度而言,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似乎已从过去的前流量时期逐渐过渡到后流量时期。
汪亮也向亿欧大健康表示,依托成立至今10年的基础,1药网沉淀了大量慢性病患者,互联网医院拥有自有和签约医生2000多人,因此,聚焦的是如何为现有的患者提供更精细化的管理服务,并更好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分级诊疗。
从玩家情况来看,当前参与互联网慢病管理的企业类型众多,包括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线上问诊平台、医药电商、线下零售药店、医疗信息化服务商等,各企业基于不同的切入点及商业优势,积极布局各自的互联网管理生态。
除了以上这些玩家,近几年来,在慢病管理领域,药企的入局也并不鲜见。
本月初,京东健康与聚焦神经系统疾病的药企卫材中国达成合作,双方将在简化就诊流程、医院医疗和医药流通链路延伸、线上线下联动的疾病教育、老年健康生态圈、公益项目等方面具体展开合作。
今年5月,1药网也宣布,携手礼来中国共同打造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平台,包括提供疾病管理、疾病教育和患者支持计划等服务,丰富患者慢性病管理知识,更好地帮助糖尿病患者在家自助管理。
而在这之前,健客、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医联也曾先后与药企合作,携手探索在慢病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医疗综合解决方案。
在行业人士看来,围绕慢病管理,光有医生、患者难以形成闭环,互联网医疗需要买单方,目前最好的对象是保险与药企,此外,“互联网医疗企业介入慢病管理,重心仍是围绕着医疗进行,需要有专业的医生,有药企供药,打通整个产业链”。
实际上,药企通过介入慢病管理也可获得实打实的直接收益。
去年10月,拜耳与健客达成合作,在战略发布会上,拜耳中国处方药事业部全国零售管理总监张靖川曾谈及双方合作的原因:零售的核心在于获客和复购率,而当前处方药零售存在认知、意愿和专业能力等三大问题,在其看来,互联网技术“互联互通”和“千人千面”的特征极有可能会对传统处方药零售业形成颠覆,它既能把传统割裂的医疗服务环节和场景串联在一起,又能帮助医疗服务人员强化服务能力。
汪亮也向亿欧大健康指出,1药网是一个融合了线上线下、医和药、2B和2C的医药健康平台,未来会引入更多各种类型的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慢性病管理领域,包括商业保险。目前,1药网已经合作的商业保险包括中宏保险、MSH万欣和泰康在线。
从诞生之初,谁来为慢病管理买单就是行业探索的重要命题之一。根据智研咨询的调查,只有28%的用户愿意为慢病管理付费,且67%的用户付费意愿低于500元一年;有50%的用户希望慢病管理不另外收费,而是附加在商业保险上。
据此,智研咨询认为,慢病管理仅靠用户自费会很难托起一个市场,而是需要寻找能够带来大客户渠道的入口,这可能包括企业雇主、商业保险公司、体检、基础医疗机构以及一部分有服务改革意愿的医院。
不过,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特殊原因,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线医保支付迎来小开口,在此契机下,互联网慢病管理迎来新的发展动力。
疫情期间,慢病患者群体暴露出的缺医少药问题被社会各界关注,为此,3月2日,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布文件,明确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此后,四川、广东、江苏等10省市出台了慢病服务线上医保结算细则。
医联相关负责人向亿欧大健康指出,2月,医联成都高新海尔森互联网医院在成都医保局的指导下,打通了成都地区医保个账支付通道,为当地市民提供“线上问诊、续方购药、医保支付”等一站式就医服务,患者通过医联享受看病不出门、问诊不排队、线上可购药、支付可医保等健康闭环服务。
上述《蓝皮书》也指出,在政策驱动下,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快速发展,2020年初已打通问诊、处方药流转、医保支付等就诊服务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