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入编教材改动较多引关注 教材改编原作的边界在哪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将二审:拟增加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陕西照金老区百姓的新生活:学习新技能,就业增信心 海外华文媒体走近“国医大师” 体验中医魅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制度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有了国家标准 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将二审:增强相关收费规定可操作性 中国气象局:未来五年将重点攻关气象科技“卡脖子”问题 “毁粮造林”矛盾难解 呼伦贝尔退耕攻坚战变拉锯战 当枪弹射穿身体 劳工律师发出临死三呼 城市旅游发展郑州共识发布 14年从千亿到万亿:合肥崛起的神奇密码是什么? 融券余额首破1500亿 券商火速布局抢占市场 越跌越买!多只绩优产品获资金净申购 转型助贷大势所趋 多家金融科技平台悄然转向新蓝海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兼综合规划司司长汪洋: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 财政部: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94.2% 破解长期资本不足难题 嘉宾建言养老金积累型发展 重磅文件力挺新型储能 2030年将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 一批制造业中长期规划将在今年陆续发布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将研究出台 全国性电化学储能政策 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受益减税降费 1352家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17.9% 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 专家表示,应从四方面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西部证券2020年实现净利润11.17亿元 同比增长83.07% 3天暴涨500亿市值 张坤谢治宇产品冲进前十大股东!“零售新王”被外资和基金疯狂抢筹 今年新申报发起式基金已近百只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扩围 新增津沪琼渝四省市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畅通可持续融资渠道 构建新发展格局改革命题有了“博鳌答案” 2021年版绿色债券支持目录发布 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被剔除 证券业融资进入“新周期” 年内6家券商抛出不超818亿元计划 彭华岗:企业社会价值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 公募“百亿军团”首季投资路线曝光 稳外资硕果累累 投资中国成必选项 一季度仓位管理现分化 明星基金经理分歧加大 公积金流动性吃紧 多城市个贷率“碰线” 首季财政收入 恢复性增长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94.2% 易纲:通过存款保险费率等加大对绿色金融支持 解构资本市场稳外资路线图:增强自身体质 完善管理框架 上周新发1008款银行理财产品 发行量连续下降三周后小幅上涨 周小川: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 尊重知识产权 少打“擦边球” 各地重大项目赶工忙 基建投资上演“加速度” 生猪期货功能初显 助推生猪产业发展 4月22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制造业企业今年已获8个减税红包给创新吃下“定心丸” LPR连续一年不变未影响实际贷款利率下行 专家预计未来5年期以上品种存小幅上调可能 郑商所修订套期保值管理办法 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扩容 地市级科研院所纳入 年内地方债发行规模逾1.4万亿元 新增债券资金瞄准民生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时表示:增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吸引力 锦泰保险首席投资官万福江:投资须保持独立研究思考 看好全年权益投资机会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萧红入编教材改动较多引关注 教材改编原作的边界在哪

2021-04-22 12:25:58来源:光明日报

教材改编原作的边界在哪

【文化评析】

近日,一篇题为《萧红入编课本的不幸遭遇》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文章认为教材改动萧红原作过多。有学者就此提出了“教材改编的边界在哪”的问题。

入选教材的文章能不能修改?修改的原则是什么?大致上有如下几种做法:适应社会政治变迁所作的语言修改,对个别科学性、知识性差错所作的修改,为语言规范化而作的修改,为了降低难度而作的修改。判断修改是否合适比较复杂,需要具体分析。

教材编者必然会关注所选文章的语言是否规范,而对语言是否规范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如郭沫若《天上的市街》,选入语文课本时被改为《天上的街市》,改动的理由是“市街”一词不合乎北京口语的习惯,应该说“街市”。《天上的街市》这个题目用了几十年,但这一改动是不是合适?笔者认为其实是有待商榷的。“市街”有两义:一是城市中的街道,二是市镇;而“街市”是购物的地方。《天上的市街》所写的是牛郎织女在天街上的闲游,而不是购物,题目应该是“市街”,而不应该是“街市”。

有些修改,改动的文字没有问题,但原文也没什么错。如《火烧云》的原文:“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修改后变成这样:“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红彤彤”和“天空着了火”固然是规范的说法,但原文的“红堂堂”与“天着了火”也没有什么不当。

这些修改,似乎有一种倾向,就是让作品的文字更普通化,是大多数人所说的话。但这样的修改,实际上是把文章的语言改成近乎一个样子,把语言表达上各有特色的文章,改成了“标准件”,这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都是很不利的。学生阅读时,所接触的词语都是“大路货”,都是生活中听到过无数次的。阅读这样的课文,学生很难有什么新奇感。

课文修改的这种“去个性化”,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很不利。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主要途径不是写作知识的掌握,而是学习、模仿优秀的文章。学生所学的课文,自然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若学生所学习的课文都失掉了鲜明的个性,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呢?而文章的个性,首先体现在语言上。

修改原文,有时是出于降低难度的考虑。这类修改,常常也把原文中富有形象性的文字改掉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老舍《北京的春节》的修改。原文中写道:“这种粥是用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课文修改后,变成:“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其实,原文的这个地方恰恰是最不应该删掉的。首先,老舍写的“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其次,字词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北京的春节》写到的这些干果名称,正是让学生由此对世界多有一份了解,改后的“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等于什么都没说。

所以如果非要用一句话说明教材改编有什么边界,应该是以保留原作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为要旨,而不是将其单一化、抽象化。前者,正是我们为学生编写语文教材的目的所在。

(作者:唐晓敏,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 【编辑:于晓】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