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山翠影绰绰,东湖公园绿意盎然。深圳水库碧波荡漾,清风徐来。
这里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佟立辉蹲在水质自动监测站前,仔细比对着自动检测设备采样生成的数据。“作为新一代的建设者,精心守护好这条对港供水的保障线,我们责无旁贷!”一旁,曾参加东深供水工程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建设的林圣华老人,眼中满是赞许。
北起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南至深圳市深圳水库,工程主干线长83公里(2000年实施封闭式改造后为68公里),东深供水工程为港深莞约2400万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至2020年底,建成于1965年3月1日的东深供水工程已有效供水55年,累计向香港供水267亿立方米。
这项重大工程的背后,站立着千千万万像林圣华、佟立辉这样的建设者。他们牢记使命、接续奋斗、无私奉献,为保障香港供水贡献着力量。
建设——
仅用1年时间就建成通水
深圳水库旁的粤海水务展览馆,一幅幅老照片,讲述着这群建设者聚集在一起的缘由。
香港三面环海,淡水资源奇缺。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不得不对市民限制供水。严重时,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供水4个小时,全港数百万市民生活陷入困境。
香港中华总商会、港九工会联合会联名向广东省政府求援。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建设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缓解香港用水困难。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香港水荒,广东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从东莞桥头镇引东江水,利用石马河道,至深圳水库,再通过钢管送水到香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该方案难度极大——石马河由深圳大脑壳山由南向北流,如要利用该河道,只能硬生生将水位逐级提高46米,途经86公里进入深圳水库。
“无论如何也要按期把任务拿下来!”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全线开工,来自广州、东莞、惠州、宝安等地的大约1万名建设者,在昔日宁静的石马河一字排开,日夜奋战。
按计划,工程设计人员分成3组分别下到东江口桥头、马滩、竹塘3个工地现场。现年86岁的王寿永当时是广东省水利厅设计院水工一室的一名技术员。在马滩站点,他主要负责马滩、塘厦等6个泵站的厂房设计工作。“工地只有临时帐篷,被褥、蚊帐、绘图工具等都得自己带。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很紧,为赶工期,常常天刚亮就起床,一忙就忙到晚上10点钟之后。”
最高峰时,有两万多人奋战在东深供水工程一线。整个土建项目在汛期施工,许多基础工程是在水下5米至10米进行,有时甚至要对抗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1964年10月13日,一名叫罗家强的大学生冒着狂风暴雨坚守在沙岭工段7米多高的闸墩,不慎跌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经过不懈奋战,闯过重重难关,东深供水工程仅用短短1年时间就建成通水,彻底解除了香港同胞的缺水之困。
扩建——
历经4次改造,供水能力大幅提升
东江水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香港发展。1964年香港社会总产值是113.8亿港元,而到香港回归祖国前的199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6万亿港元。“这都有赖国家引东江水来香港。”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前副署长吴孟冬深有感触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东深供水工程历经4次改扩建,年供水能力由首期的0.68亿立方米提升为24.23亿立方米。
从建设、扩建,到提升、优化,东深供水工程历时几十年,涌现出一对对“夫妻档”“父子兵”。如今已81岁的陈宝强,当年还是个24岁的小伙子,1964年4月工程开工不久就进入沙岭工地当机电维修工,确保建设中的发电机、拌和机、碎石机等有效运转,在台风中坚持工作成了家常便饭。“工程建成后回到原单位,经人介绍对象,发现对方竟也是东深供水工程的工友。”陈宝强说。
79岁的黄惠棠参加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建设后,因表现优秀留在原东深供水局工作,之后又全程参与了东深供水工程后续扩建。他的两个儿子黄沛坤、黄沛华也在参加工作时选择了东深供水工程,大儿媳陈娈也是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
2000年8月,东深供水工程四期改造全面启动,将供水工程由原来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一般管道组合改造为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清污分流,是当时世界最大的专用输水工程。
7000多名建设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从太园泵站开始,遇山建隧、平地搭渠,先后克服了“头顶水库”“脚踩淤泥”“腰穿公路”等一系列复杂难题,短短3年时间内重新修建了一条现代化的供水通道,一举创造了4项“世界之最”,确保了改造工程2.2万多个单元工程百分之百合格。
至此,东深供水工程输水系统由天然河道升级为全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输水系统与天然河道的彻底分离。
守护——
56年不变,保障供港水质
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水质常年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从1991年至今,广东省人大、省政府先后出台《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办法》等13个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以保护东深供水工程水质,保障东深供水工程安全运行。
在水库管理人员的带领下,记者从罗湖区沙湾路深入库区,一个个巨大的长方形池子进入视野。这是为改善和保障东深供水水质而建的大型净水工程——原水生物硝化处理工程,是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56年来精心守护优等水质的一个缩影。
作为当年的建设者之一,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林振勋退休后经常回来看看,“当时东深供水四期的‘清污分流’改造还未启动。这个生物硝化池是作为确保对港供水水质的应急工程建设的,前后只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等于给深圳水库加装了一个净水器,给供港水质又加上了一道‘保险’。”
进入新发展阶段,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用水需求,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广东省决定兴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输水线路全长113公里,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总投资约354亿元,总工期60个月。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有效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缺水问题,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用水保障。
主持这项工程的严振瑞,199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的第一项重要设计工作便与东深供水三期扩建工程有关。眼下,他正带领团队加快推进相关课题的联合攻关。“我的职业生涯从这里起步,如今仍在坚守。我将为它的‘发展’与‘延续’,做出更大的努力。”
本报记者 贺林平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