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4月21日电 题:被印上人民币的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
新华社记者汪伟、于也童
幽幽的微光下,绿色斑驳漆面的车床静静陈放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展馆内。展品上方放置了一张仿制的第三套两元面值人民币,票面上清晰印有这款车床。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这台车床为什么印在了上面?
“这是主轴箱”“这是刀架”“这叫卡盘”……87岁的张贵卿一眼认出了这个“老朋友”:“人民币上印的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台普通车床。”
车床是机床的一种,机床则被誉为“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部件都需要用机床来生产,包括机床本身。
“我1952年技校毕业加入原沈阳第一机器厂担任车工。”张贵卿说,当时工厂里只有一台皮带车床。
靠皮带传动的车床加工零部件时,一到“较真碰硬”时,就会打滑而“掉链子”。“这种车床最多只能干干‘磨皮’的活儿,无法深度加工。”张贵卿说,即使这样的简单皮带车床也还是“捡”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原沈阳第一机器厂里可用的东西几乎没有,厂房也几近废弃。工人们靠捡拾零部件,组装了这台皮带车床。
1953年,原沈阳第一机器厂更名为沈阳第一机床厂,被列入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项目。“研发制造自己的车床是所有人的梦想。”张贵卿说,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开始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设计,从零开始进行厂房重新规划建设。短短两年后的1955年8月,普通车床研制成功并实现量产。
“第一台普通车床出来后,厂子沸腾了。”张贵卿清晰记得当时的情景,“工人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这块儿是我生产的’‘那块是我干的’,争得面红耳赤,大家伙儿是真自豪、真骄傲!”
“别看我们刚刚能自己生产车床,制定标准上一点没马虎,一共有包括精度等在内的18个检测指标。”张贵卿指着主轴箱说,当初这里噪音大。就为这个,厂子里添置了磨齿,把里面的齿轮重新磨了一遍。“当时车床的精度可以达到世界水平,量产后长期供不应求,一度还出口到了国外。”
时光荏苒,机械机床的时代逐步落幕,数控机床逐步成为主角。
走进如今的生产车间,以往靠工人手上“准头”控制的传统机床已经看不到了,一台台自动运转的数控机床旁,只有几名工人在操作面板上输入指令。
作为工厂研发团队的一员,技术员孔令友表示,数控机床时代,自主创新面临不小挑战,但我们有实现从有到强的信心和决心。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