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国产自育品种 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产量却大增 【我在中国当大使】“期待再去湖北吃热干面” 土耳其法院拒绝中方引渡“东突”涉恐嫌犯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火”与“冰”的考验 给“天问一号”穿上防护衣 河北编制大运河整体景观和城市建筑风貌规划 为省级层面首次 《柳叶刀》:中国对新冠疫情的防控给全球合作带来机遇 纪念建校110周年:清华大学“大学”系列论坛拉开校庆帷幕 中国驻英使馆:英方多次炒作BNO问题是伪善的政治操弄 学好党史必修课,走好现代化新征程 大跨越——“打卡”三座沪宁长江大桥 新闻分析:它们为何成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中国已全额缴纳目前阶段各项联合国会费与摊款 英国学者:坚强领导是中国减贫“密码”的关键所在 理论微视频: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带来三大历史启示 青平:学党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李斌:精准脱贫是干出来的 云南瑞丽将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启动新一轮核酸检测 青平:为群众办实事要“踩准步点” 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还需迈过“三道坎” 李克强出席同美国工商界领袖对话会 新疆透水煤矿开始地面钻孔 高凤林:打造工匠精神成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迫切需求 有人给偶像投票花光积蓄 媒体:饭圈集资该量力而行 外交部回应所谓新版“美台交往指导方针”:美方不要在台湾问题上“玩火” 参考头条|美国,你错了(一)美国错看了中国! 充分发挥月球样品科研价值 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成立 继方舱医院、方舱CT之后,疫苗接种方舱来了! 国家林草局:中国野生鸟类资源实现不断恢复 人民论坛网评 | “办实事”要把“事办实” 19家医药企业被开罚单,竟查出了这些“猫腻”!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2例 其中本土病例1例在云南 世界首创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在乌海市落地转化 美国务卿称中方疫情初期“未做该做事” 赵立坚:哪里来的底气和颜面? 外交部:美喋喋不休重复涉疆世纪谎言 暴露其三重阴谋 我国首例“严重”失信所涉药品被暂停挂网交易 教育部部署开展中小学“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 我国首条直供雄安新区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开工 广东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督查 农业农村部加强部署小麦条锈病防控 运河原点城市扬州成为“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首个范例 人民论坛网评 | 从脱贫攻坚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荔枝网评:沿着正确党史观轨迹知往鉴今 “中国网事·感动2021”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住建部要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缓解青年人住房困难 港珠澳大桥综合开发专家咨询会在珠海召开 云南瑞丽实行“14+7”隔离措施 海报|接种新冠疫苗 保护自己 保护家人 北京海关开展口岸生物安全日宣传教育活动 陕西考古发现:2000多年西汉铜镜仍光可鉴人 民主法治:民主技术创新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权力理念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全靠国产自育品种 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产量却大增

2021-04-14 12:33:24来源:科技日报

全靠国产自育品种 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产量却大增

粮食育种科技系列报道③

本报记者 马爱平

杂交小麦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开发的主要粮食作物杂交种业,产业潜力巨大,预计每年可创造市场价值300亿元—500亿元,国内市场每年可达30亿元—50亿元,每年可减少灌水约10亿立方米,减少经济投入约10亿元。

赵昌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小麦2020年播种面积比2011年减少2700万亩,但产量增加1300万吨。

“一减一增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小麦全产业链开展了“藏粮于技”重大科研任务,新育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小麦新品种,而且我国小麦品种全部为国产自育,也就是说不依赖进口。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育成了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鲁原502”和超强筋早熟抗病小麦新品种“济麦44”,前者连续多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和省级主导品种,亩产突破800公斤,累计推广种植5738.5万亩;后者获得品种转让收益1500万元,创全国最高纪录。

克隆抗赤霉病关键基因

近5年来,我国主要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取得飞速进展,在深度解析基因组结构变异、基因组演变规律及关键农艺性状基因克隆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性重大突破。

在小麦领域,完成了小麦染色体级别的D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克隆出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和抗赤霉病基因Fhb1、Fhb7,大幅度提高了小麦育种效率。

2019年6月10日,《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马正强团队的研究论文。论文报道了小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抗赤霉病基因Fhb1,为进一步揭示小麦抗赤霉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克隆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1,为培育抗赤霉病小麦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基因和分子标记。我国科学家已经选育出抗赤霉病小麦品系37个,这些品系被无偿分发到全国58家育种单位,其中选育的6个品系进入预试或区试,1个品系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2020年4月,《科学》杂志在线发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孔令让团队科研成果,他们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机制;携带该基因的种质材料被多家单位用于小麦育种,表现出稳定的赤霉病抗性。

该研究成果共有5大创新:克隆了Fhb7抗赤霉病基因;发现Fhb7基因编码的酶对呕吐毒素具有解毒功能;提供了真核生物间核基因组DNA水平转移的功能性证据;组装了长穗偃麦草基因组;发现Fhb7基因对整个镰刀菌属病原菌具有广谱抗性。

“通过系列分子实验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我们发现Fhb7编码的蛋白可以打开呕吐毒素的环氧基团,并催化其形成谷胱甘肽加合物,从而产生解毒效应,明确并验证了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稳定抗性和应用价值。”孔令让告诉记者,患赤霉病的小麦会产生呕吐毒素,而呕吐毒素会严重污染食品和饲料,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天然存在的极为危险的食品污染物,可引起人畜中毒。同时,呕吐毒素可在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积累,诱发免疫功能下降等慢性毒副作用。

定向创制小麦新种质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创制突破性种质资源、加速育种进程的有效手段。目前,利用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作物遗传育种改良,但由于小麦为异源六倍体、基因组比较庞大且背景复杂,遗传转化效率相对较低,目前仍然缺乏高效的小麦多基因编辑体系。

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分子育种团队,通过载体元件的优化改造,研发了高效的小麦多基因多靶点编辑技术体系。该团队2020年11月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的论文表明,他们对小麦基因编辑载体元件进行了系统优化,构建了3个小麦多基因编辑载体的核酶系统,能靶向A、B和D基因组上的8个位点。新技术体系使小麦的单基因三靶点同时编辑效率达到100%、双基因六靶点同时编辑效率达到96%、三基因八靶点同时编辑效率达到37%。该研究结果标志着我国的小麦基因编辑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就在最近,我国科学家在小麦多基因编辑技术育种研究中再次取得突破。据中国农业科学院4月9日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学家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的研究论文称,他们利用多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冬小麦一代多个优异等位基因聚合,并成功获得了无需引入外源基因的小麦新种质。

团队成员夏兰琴研究员介绍,他们利用CRISPR/Cas9系统开发出一种高效、通用的多基因编辑技术。团队以黄淮麦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郑麦7698”为受体材料,用新技术对15个基因组位点进行了同时编辑,分别获得了2、3、4、5个基因编辑植株,最高编辑效率可达50%。无需引入外源基因,团队成功获得聚合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的小麦新种质。

这一高效、通用的多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促进小麦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复杂性状形成的解析,定向创制小麦新种质,加速育种进程,为小麦和其他多倍体农作物开展多基因聚合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奠定杂交小麦制种基础

杂交小麦被认为是今后全球小麦产量大幅提升的首选途径之一。据预测,如果杂交小麦推广应用达到杂交水稻同等水平,我国每年可新增小麦产量约1200万吨(按照中国小麦年总产量1.2亿吨,10%增产来估算),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同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受基因组复杂性所限,曾在杂交育种上停滞不前。制种成本过高也大大制约着杂交小麦产业化推广。

“杂交小麦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开发的主要粮食作物杂交种业,产业潜力巨大,预计每年可创造市场价值 300亿元—500亿元,国内市场每年可达30亿元—50亿元,每年可减少灌水约10亿立方米,减少经济投入约10亿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昌平告诉记者。

“十三五”期间,北京杂交小麦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出第一个小麦温敏雄性不育主效基因TaTMS1,为中国杂交小麦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审定杂交小麦品种6个,实现了核心主产麦区审定品种“零”突破和国外审定品种“零”突破。

“普通小麦属于严格的雌雄异花、自花授粉作物,寻找雄性不育遗传资源是实现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基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我国的小麦科学家从我国独有的BS系列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种质中,首次发现并克隆了第一个小麦温敏雄性不育主效基因TaTMS1,发现其启动子有1个关键碱基变异,引起TaSL1对TaTMS1启动子结合增强,能在低温下降低TaTMS1表达;破坏TaTMS1与花药叶绿体内层TaATP1氧化区域互作,可导致能量供给出现紊乱和活性氧物质大量产生,最终致使雄性不育。”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中心副研究员张胜全说,小麦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为构建稳定、高效、规模化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杂交小麦体系构建和成功利用不育系实现小麦杂种优势大面积应用提供了支撑。 【编辑:刘羡】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