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英雄纪念墙下的对话——空军某旅官兵深切缅怀蓝天英烈活动侧记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题:蓝天英雄纪念墙下的对话——空军某旅官兵深切缅怀蓝天英烈活动侧记
新华社记者高玉娇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清明,中国航空博物馆蓝天英雄纪念墙下,前来缅怀英烈的中部战区空军某旅官兵,向1800余名长眠于蓝天的英烈庄严敬礼——没有见过你的样子,但想向你的名字致以庄严军礼。
列兵蔡易昆一早就换上了洗熨得平平整整的军装——这是他入伍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也是他第一次前往蓝天英雄纪念墙缅怀蓝天英烈。
进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迎面是巨大的“蓝天魂”雕塑,象征过去、现在、未来三代飞行员的巨型石刻头像并肩而立,目光炯炯地凝望着天空。雕塑后的英烈墙上,镌刻着为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牺牲的空勤英烈的姓名。
名单的起始,就是蔡易昆耳熟能详的名字:孙生禄、杜凤瑞、范万章……
入伍前,这些名字对于蔡易昆来说,只是遥远的“传奇”。而当自己同样穿上一身“空军蓝”的时候,他才认识到,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部人民空军的历史,是在战斗中成长的光荣史,也是一部跨越发展的奋斗史。
指导员孔艺轩看到了刘刚的名字。试飞某型飞机时,试飞员刘刚突遇发动机空中停车。
按规定,他应该在2秒钟内弃机跳伞。
然而,刘刚选择用生命一搏,决意将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飞机飞回去!
人们没能找到刘刚的遗体,骨灰盒里,是一架小小的飞机模型。
目光定格在“冯思广”几个字上时,四级军士长刘凯久久伫立。刘凯入伍的第三年,空军飞行员冯思广在训练时遭遇重大特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放弃最佳跳伞时机,壮烈牺牲。“冯思广保护的那座城市,就在我的家乡。”刘凯说,“他比我大5岁,如今,我已经34岁了,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28岁。”
其实,纪念墙上的大多数英烈,都与现场的官兵年纪相近。
孙生禄,牺牲时24岁。
杜凤瑞,牺牲时25岁。
范万章,牺牲时25岁。
……
最美好的年华,最宝贵的生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前赴后继,义无反顾。
纪念墙前,一簇熊熊燃烧的“胜利之火”,日夜不熄。
指导员孔德其说,“胜利之火”正是先烈们用生命点燃的。“接力的火炬现在传到了我们手里,怎么干才能更好地擎起英烈们用生命点燃的火炬?”
“能战、敢战、胜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教导员杨泗福第一次在春天来到英烈墙下,也是他第一次带领这么多新兵来缅怀先烈。他觉得这是极其具有生命力的传承——英烈们曾经用生命守护的一代代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又将接力守护祖国。
“作为空军地面部队,我们同样有自己的战位,甚至,在现代战场上,我们的战位更加关键。”中部战区空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郝晓强说,以前我们“钢少气多”,现在我们“钢”多了、“气”更盈,英烈“敢拼刺刀”“有我无敌”的精神将一直激励一代代官兵苦练本领、矢志打赢。
“新时代的人民空军是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空中尖刀。”曾执行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任务的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李凌看了官兵们缅怀英烈的直播后,托战友向英烈报告:山河无恙、祖国昌盛,请先辈放心! 【编辑:张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