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厦门4月3日电 题:张荣解码百年厦大文化特质:锚定世界一流大学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作为中国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简称“厦大”)即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值此之际,厦大校长张荣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将实施“海峡、海丝、海洋”等“三海”对外开放战略,锚定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推进旗舰型大学建设。
4月3日,厦门大学校园内洋溢着浓厚的百年华诞氛。图为厦大校友带着小孩回母校庆祝百年华诞。 王东明 摄厦大1921年4月6日由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享有“南方之强”美誉。张荣称,陈嘉庚是伟大爱国者、著名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成功企业家,其思想对厦大100年发展给予很大的方向指引和办学实践引导。
图为4月2日拍摄的厦门大学校园。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嘉庚精神最核心的内涵是其爱国思想。厦大爱国精神贯穿百年,正因为先贤植入这一基因。”张荣说。
陈嘉庚先生倾注心血最多,也是“嘉庚建筑”中最为壮美的建南楼群。 王东明 摄陈嘉庚一生倾资创办一百多所学校,对厦大创办更是倾注毕生心血和财富,被尊称为“校主”。“校主”二字,饱含厦大人对陈嘉庚的崇敬和感恩。
感恩情怀,是厦大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特质。张荣认为,这种感恩一开始或许来自于对校主的感恩,对父母、家人、老师的感恩;在接受厦大教育和熏陶后,得到升华,从对个人的感恩升华为对学校、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感恩。
厦大因开放而起、而兴,从建校伊始就带有独特的开放基因。目前,厦大拥有各类外籍教师400多位,外籍学历生近2000名,是中国高校中对外交流合作最为活跃的学校之一。特别是,2014年厦大赴马来西亚创办马来西亚分校,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所在海外拥有独立校园、开展独立办学的大学。
图为4月1日拍摄的厦门大学里的陈嘉庚雕塑以及群贤楼群。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百年办学,厦大始终坚守开放本色。在张荣看来,厦大创新精神也与生俱来。
陈嘉庚是成功的企业家,保持着创新的劲头。这一创新精神体现在厦大办学上,就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开创了第一个海洋系、第一个新闻传播系,率先设立了海洋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广告学专业、半导体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培养了中国第一位会计学博士、第一位审计学博士、第一位财政学博士、第一位海洋学博士、第一位高等教育学博士。
图为3月27日,张荣(右三)参观百年教育回顾展。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摄张荣称,创新是流淌在厦大人血脉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既源自先贤的思想、经历引领,也与“敢闯会闯、爱拼会赢”等闽南地域文化有关。
厦大的和谐特质,则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很多方面。来自五湖四海和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遍布校园,在这里找到自身成长、发展空间和舞台,就是厦大和谐特质、包容精神的最好诠释。
学生行走在群贤楼群的过道里。 王东明 摄“来自美国的潘威廉教授,在厦大生活工作了30多年,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张荣认为,厦大不同学科之间的文化互相支撑和融合,也体现出另一种意义上的和谐,“厦大的和谐是浑然天成的。”
与中国许多“双一流”大学相较,厦大不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办学,实为不多见。但地处福建和厦门的特殊区位,也赋予厦大“海峡、海丝、海洋”等独特的“三海”特色地缘优势。
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厦门大学成为大陆对台交流合作最为活跃、最为前沿的高校,目前与台湾合作院校达34所,在校台湾籍学历生近500人,两地师生保持着常态化交流合作。
“两岸交流发展,厦门不做、厦大不做,谁来做?”张荣表示,推进海峡两岸交流与融合,厦大责无旁贷。
空中俯瞰美丽的厦门大学。 王东明 摄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也是中国的海洋资源大省,拥有全国第二长海岸线和最优美的海洋生态环境。由此,“海丝”“海洋”成为厦大天然优势。
走过百年路,厦大继续实施“海峡、海丝、海洋”对外开放战略,推进国际化进程。张荣表示,厦大将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之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定能实现。”(完)
【编辑: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