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评】
新闻背景:
全国两会期间,每天可见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建议冲进各类热搜榜前十,甚至数条“排队”霸屏。它们大都涉及同一类话题——民生。从建议增加独生子女看护假、延长女性产假和男性陪产假,到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婚恋教育纳入大学必修课,再到公务员招聘打破35岁门槛、为空巢老人办理身份卡等,无一例外戳中民生痛点、反映百姓心声。
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者,万世之本也。”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广大人民群众勤劳付出、共克时艰,诠释了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力量源泉。”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人民与党和政府之间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的鱼水深情。
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就业、住房、医保、交通等方方面面,既有制度保障、又有工作抓手。将人民群众的难事、操心事、烦心事作为提质工作的重点,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有力彰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人民群众呼声、心声在庄重的两会会场得到有力表达的实践,如沐春风、温暖人心。
民生事业仍有新目标新任务
从代表委员带到两会上的话题来看,说明代表委员的话题一切都是“围绕着百姓”进行的。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是百姓的生活,是百姓的工作,是百姓的学习,是百姓的利益,民生话题的火热,映照了代表委员的初心。显示了代表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履行职责的美好,他们关注的都是难点、焦点、堵点、痛点,真情实意地传递了百姓诉求。
一方面,这显示了代表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履行职责,准确地关注到大家关注的难点、焦点、堵点、痛点,真情实意地传递了百姓诉求,并为破解这些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政策完善。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深深关切。上热搜次数越多、频率越高,说明百姓心中还有不少期盼。近年来民生投入不断加大、民生保障不断提升,但是在教育、养老、生育、托幼、就业等方面,确实还存在不少短板,有些方面与百姓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进入新发展阶段,既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也要看到健康、教育等事业站在新起点上,有着新目标、新任务。
坚持对症下药解决民生问题
阔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要使“规划图”如期进入“施工图”,变为“全景图”,将人民群众所期所待如期变为现实的红利,如何解决好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这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领导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敢为人先的创新、日夜兼程的实干,在关乎民生问题的“断头路”“中阻梗”等方面多想办法,拿出具体举措治标治本,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迈向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对症下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兜牢民生底线。
微言大义:
@璞之遴遴:结婚买房,孩子上学,还有父母养老,都是民生。
@Anna0122:两会应该重点关注民生话题。
@寒羽炊烟:我看到有关注空巢老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互联网金融监管、疫情防控的建议,很接地气,感受到祖国在时刻进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每个进入新闻热搜榜前列的民生热点话题,都是百姓心声的最直接反映。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并非难事,而整治各类民生“痼疾”,解决各类民生“痛点”,真正“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民生举措落到实处,将群众期盼变为现实,让百姓看到改善实效,才是开展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