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能否管住“小恶魔” 代表委员支招 以良法善治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外交部就英国对CGTN执照持有方处以罚款等答问 全国政协委员刘焱:幼儿教师待遇不应与“编制”挂钩 外交部欧洲司负责人就英国驻华大使发表不当文章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 国网山西电力公司董事长刘宏新:应支持山西国家电力外送基地建设 “退休父母随独生子女落户”需要资源转移支撑 2.54亿老人,谁来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李惠森:扎根大湾区 港企要抓住时代机遇 第11批中国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医疗队启程 将助当地建设微创外科治疗中心 青春也有代言人——聆听全国两会的“青春声音” 55.8%受访者最期待落实护理假、探亲假等假期 贺一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反家庭暴力法五周年 如何推进“家暴不是家务事”? 给天问一号发号施令是怎样的体验?专访90后北京总调度鲍硕 如何进一步激活县乡消费“蓝海”? 关乎14亿人“口粮”!代表委员建言“端牢饭碗” 两会微观|代表通道,为啥基层全员C位? 人口老龄化在全世界呈不可逆趋势 养老难题何解? 从未因时因事而改变,中国缘何坚定选择多边主义? 亚太地区外轮远程检查将使用“宁波标准” 中俄将联合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共收到代表议案473件 西藏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 李成贵委员: 种业要提高创新效率和产业化水平 跨国公司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投资中国的信心越来越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构筑免疫屏障 内部各类员工均接种疫苗 南京邮电大学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格权纠纷案件攀升,新形势下人格权保护发力 中菲联合举办研讨会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 累计7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压力履行义务 中国社会组织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宣介中国人权发展成就和主张 多位国际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声明:反对英监管部门对CGTN禁令 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阔别105年 李大钊的“青春”别来无恙 全国政协委员刘木华:耕地保护要实现“天上看、地上巡、网上查” 90后人大代表程梦醒建议加大基础设施等保障吸引人才返乡 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绿色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 英语教育不宜“一棒子打死”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代表议案473件 收到代表建议约9000件 读懂创新的五大关键词——从全国两会看科技自立自强 育种: 实现跨越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 外交部:“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带去的是互利合作和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展现光明前景 中国焦点面对面:爱国爱澳,让市民有受益感 三部门:建立“跨省通办”政务事项非税收入收费清单 新疆企业和民众起诉郑国恩 赵立坚:中国民众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 杨元庆:让“新IT”赋能实体经济 助推迈向“中国智造” 重庆“十三五”期间派出援外医疗队员近90名 诉讼大省如何“治未病”——专访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 百姓收入能不能涨?怎么涨?这些重磅表态不能错过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能否管住“小恶魔”

2021-03-10 09:33:39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检察机关起诉涉嫌犯罪未成年人3.3万  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能否管住“小恶魔”

“2020年,检察机关起诉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3.3万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3月8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时,公布了这个数据。

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暴力化的态势,特别是考虑到一些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残忍手段实施暴力犯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我国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14周岁下调至12周岁,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此外,为处理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相关惩治、矫正、保护、教育的关系,修订后将于6月1日起施行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实施有刑法规定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如何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格外重视‘犯前预防’。”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认为,未成年人身心都具有易塑性,家长、学校应帮助未成年人从小树立规则意识,进而了解社会规则,为其普及法律知识,逐步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清楚法律底线。

刘希娅认为,普法教育是帮助未成年人走入社会的重要一环。她建议,各地学校用未成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大法律科普力度,既可以组织普法演讲比赛、法律辩论赛,也可以举办模拟小法庭、法律故事分享会等;同时,建议教育部门联合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走进校园,为未成年人以案说法、现场普法。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3月8日下午在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表示,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但对主观恶性大、手段残忍、屡教不改的依法惩处。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看来,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我国的最低刑责年龄作下调顺应了大众期待。下调刑责年龄,既是对未成年人行为的规制,也是对更多无辜而缺乏自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强力保护。

“办理未成年人涉罪案件,应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指导理念。”李迎新建议,司法机关今后在实践中,应进一步明确“特别残忍手段”“情节恶劣”的认定标准,以及有关案件刑罚适用的具体尺度,以确保相关法律准确、统一实施。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里赞提醒说,随着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施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因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可能会有大幅增加,“这就提示,司法部门届时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高度重视”。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有其特殊性。”里赞建议,司法部门应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增设专门的办案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单独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矫治是关键。里赞指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矫治教育工作尚存一定困难,例如,缺乏统一工作细则和统筹协调机构,社区矫正、家庭教育行政配套人员不足。

里赞建议,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等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相关的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工作规范。特别针对不捕不诉、缓刑假释及监外执行涉罪未成年人的矫正工作,应进一步明确专门学校、普通学校、家庭教育、社区跟进等矫正工作内容和责任义务。

谈及如何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平稳顺畅回归社会,李迎新表示,“对未成年犯罪者的刑罚与对触法未成年人的分类教育矫治,最终都是以重新融入社会为目的。”人民法院对未成年犯罪者始终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理念;为防止其重新犯罪,一直关注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就业等问题。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必要时借助社会观护制度对其实施帮扶教育。

“未成年人涉及刑事犯罪,是一个很特殊的犯罪问题。” 里赞建议司法机关应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既适度“柔性执法”,也对其严加管教,让涉罪未成年人真正从内心敬畏法律。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王亦君 见习记者 韩飏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陈海峰】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