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肖欣)联合国新任驻华协调员常启德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国家主任桑爱玲1日联合撰文呼吁“结束不平等”,并祝贺中国取得的脱贫成就,称赞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制定的“消除贫困”目标,是结束不平等的重要里程碑。
3月1日是世界“零歧视日”,今年“零歧视日”的主题是“结束不平等”。该篇题为《结束不平等,让可持续发展惠及每个人》的署名文章,祝贺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1(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1个)“消除贫困”。
文章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暴露并凸显了全球普遍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文章回顾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称,早在上世纪90年代,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发现为拯救人们的生命带来一线希望。此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受益于科技的进步,开始过上更长寿、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几乎所有受益者都来自北半球的富裕国家。到2000年,约有900万人因在获得这些救命药物方面的不平等而死亡。”
文章直言,在应对今天的健康危机时,人们似乎还没有吸取艾滋病防治工作留下的惨痛经验。“当去年新冠肺炎大流行袭击全球并夺走数百万人的生命时,科学家、医生和护士、制药行业和医学专家迅速行动,开发疫苗以防止更多的人感染病毒。然而,当疫苗研制出来后,不平等现象再次发生。”
“有数据表明,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垄断了一半以上的疫苗生产剂量,使中低收入国家难以获得疫苗。10个富裕国家已经注囤积了75%的疫苗——而大约130个国家还没有得到一剂疫苗。”
文章援引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021年1月向世卫组织执行委员会发出的意味深长的信息称,“即使疫苗给一些人带来了希望,但它们却成为世界上富人和穷人之间不平等墙上的另一块砖头。”
文章通过更广阔的视角描述了不平等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的存在及其对每个人的影响:不平等现象广泛存在于收入、健康、就业、性别认同、种族、阶级等多个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我们所有人,并且,歧视和不平等现象相互交织。“据估计,全球70%以上的人口存在不平等现象,这加剧了分裂的风险,阻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文章指出,解决不平等问题将有助于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并支持全球经济复苏与稳定。
文章介绍“零歧视日”的由来说,“解决不平等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承诺——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部分,所有联合国成员国都承诺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2014年3月1日在北京正式启动了首个零歧视日,呼吁各国检视其法律和政策中的歧视性条款,并做出积极的改变,以确保平等、包容和保护”。
文章继而指出,“解决不平等和歧视问题”不仅作为消除艾滋病的核心在普遍意义上更好地保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权益,而且也能使社会做好战胜新冠肺炎和其他大流行病的准备,并支持经济复苏和稳定。“兑现解决不平等问题的承诺将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并使整个社会受益。”
文章认为,结束不平等现象需要进行变革;需要加大努力,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需要在卫生、教育、社会保护和体面工作方面加大投资。中国在“结束不平等”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呼吁各国政府,促进包容性的社会和经济增长,消除歧视性的法律、政策和做法,确保机会平等,减少不平等。采取以人为本的方法,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文章最后呼吁每个人在消除歧视和结束不平等问题上发挥作用,“我们相信,平等是可以而且应该实现的。让我们一起实现这个目标。”(完) 【编辑:王思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