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把收获和感动写在田野上”——16本农民诗集背后的家国故事 一个新纪录诞生!202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破百亿 新春走基层|这个春节,他们坚守在祖国北疆 吉林省长春市全域为低风险地区 河北省邢台市推广应用“场所码” 倡导文明新风尚:杜绝攀比浪费 婚事简办新办 国务院安委办:目前在售的“钢丝棉烟花”全部下架 中国各地陆续迎来返程高峰 公安部:不坐“黑包车”“黑客车” 李玉珍:因为信仰 共产党员永远年轻 英方就新冠肺炎疫情起源问题表态 中国驻英国使馆回应 王毅同韩国外长郑义溶通电话 吉林通化东昌区5个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深中通道不停工 超3000名建设者坚守建设一线 寻务实合作 促互利共赢 天问一号如何打好“漂移” 听听轨道设计团队怎么说 就地过年的快递员:春节不打烊,线上云团圆 严肃查处、全部下架,这两类“网红烟花”迎来严监管 中国驻哈大使张霄:BBC世界新闻台被禁止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的决定公正合理 我国多地气温下降挡不住客流 各地群众旅游过年兴致不减 人民论坛漫评 |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山西临汾:春节坚守 只为护航回家路 【春节在岗位】深中通道不停工 超3000名建设者坚守建设一线 “快递人之乡”的106份嘱托 【新春走基层·百年风华忆初心】李玉珍:因为信仰 共产党员永远年轻 吉林省长春市全域为低风险地区 河北省邢台市推广应用“场所码” 农货搭上互联网 过年带货增收忙 多地降级!全国中高风险区降至8个 听听法国大使为中国带来哪些新春祝福? 港股牛年开门红!恒指收涨1.9%,“三桶油”表现亮眼 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加强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修缮进入“精雕细琢”阶段 家国守望有你有我 他们每句话都说到心坎里…… 中国空间站首批航天员乘组正着重开展出舱活动等训练 石家庄:除进出藁城区中风险地区车辆外 不再办理疫情期间所制通行证 塞尔维亚总统向中国专家授勋 低温环境与冷链消毒难题有解了!中疾控成功研发低温消毒剂 杨青玖在调研我市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时强调抓质量 保安全 赶进度 力争项目早日建成通车 【新春走基层】南疆扶贫村村民迎来新生活 我希望永远“火”不起来 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远火点平面轨道调整 古人如何过大年?要饮屠苏酒 也曾有“春晚” 当边防战士在春晚看到了自己…… 数不过来了!这个春节藏了多少“高冷”科技? 正月初五迎财神,这些年俗你知道吗? 学汉语、写对联、画国画……这个泰国女孩如此“宝藏” 抢红包?云拜年?过年有了这些新的打开方式 那些为你拼过2020的人,这个春节在干啥? 节日“买买买”!全国多地商场迎来客流高峰 世卫专家首次披露,原来中国做了这么多! 天问探火、北斗组网……你关心的大国重器怎么过年 东京奥组委主席因不当言论辞职,压垮森喜朗的“最后一根稻草”是?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新春走基层|“把收获和感动写在田野上”——16本农民诗集背后的家国故事

2021-02-17 09:42:08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2月16日电 题:“把收获和感动写在田野上”——16本农民诗集背后的家国故事

新华社记者刘良恒、史卫燕

16年前,在湖南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龙洞村,一批农村文艺爱好者自发结成诗社,每年推出一期名为《新村之歌》的农民诗集。

“我们诗社已编印16本《新村之歌》,作者都来自本乡本土,并且大多是农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我们用诗词楹联记录家事、国事和天下事,把收获和感动写在田野上。”春节前夕,69岁的龙洞诗社社长张新国说。

龙洞诗社创始社长张运东展示该诗社编印的16本农民诗集。(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良恒 摄

位于长沙西南近郊的龙洞村,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小康村”,四面环山,村内丘陵起伏,郁郁葱葱。一栋栋居民楼鳞次栉比,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通村油路干净整洁,来来往往的车辆络绎不绝。

腊月二十六,记者来到龙洞村公共服务中心。在三楼会议室内,张新国正和龙洞诗社部分骨干社员开策划会,讨论今年的诗集主题。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72岁的龙洞诗社主编夏启宇发言时说,今年诗社要重点围绕建党百年和乡村振兴组织作者开展创作。

翻阅细品16本《新村之歌》,浓浓的家国情怀、强烈的时代气息力透纸背。

76岁的龙洞诗社创始社长张运东回忆说,2005年,村里一些诗词爱好者自发创办诗社前身“龙洞诗联小组”,在编印第一期诗集时,大伙儿一致同意起名为《新村之歌》,创作主题以乡村新风新貌为主。

龙洞诗社部分骨干社员开会讨论2021年《新村之歌》诗集的创作主题。(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良恒 摄

在第一期诗集中,涉及龙洞村道路硬化主题的诗词作品较多,如村民张绍全就创作了一副反映村里变化的对联,上联为“龙舞云霓,公路硬化,学校装修,村部修葺,三龙改旧貌”,下联为“洞沾雨露,信息架通,农网改造,水利建成,一洞换新颜”。

“进村出村只有一条路,以前这条路可以说是稀烂的,出门‘天晴一身灰,落雨一身泥’,老百姓做梦都想修路。”张新国说,2004年,村里启动道路硬化工程,政府补助,社会各界捐资,群众筹工筹劳,一举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问题。

在当年的诗集中,不少作者还着重记录了一项与亿万农民息息相关的重大国策——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张运东在一首题为《浪淘沙·收割》的词中写道:“又是好年成,担担黄金,英明国策重三农。今岁不缴农田税,万户欢欣。”

在龙洞诗社2008年编印的《新村之歌》中,当年的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是农民诗人们最重要的创作主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2020年,龙洞诗社的农民诗人们则以笔墨致敬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抗疫英雄:义无反顾地奔赴疫区的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保供一线的基层干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民子弟兵……

“这些农民诗人用最生动的故事、最质朴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为一个小山村的沧桑巨变和一个国家的巨大飞跃,留下了带着泥土芬芳的生动注脚。”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范明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