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脱贫的她,第3次陪伴空巢的他们过年
新华社合肥2月14日电(记者徐海涛)“孔大爷,来尝尝银耳莲子汤!”“夏大爷,啊……张嘴吃饭!”大年初二,阳光明媚,这是很多人回娘家的日子,傅兴芳却像平常一样在家忙碌,“乡亲们把老人托付给我,我要像对待父母一样照顾他们!”
56岁的傅兴芳是个苦命人。7年前,她的丈夫不幸患癌去世,留下数万元外债。两个孩子,一个上学,一个身有残疾。她的家庭陷入困顿,被评定为贫困户。
扶贫政策“兜”住了她滑向低谷的人生。农村低保、医疗救助、残疾人保障等,保住了傅兴芳家的基本生活。为了增强“造血能力”,她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铭传乡政府,资助她去学习家政技能,还送来了50只白鹅苗和3000斤稻谷,指导帮扶她搞养殖。
傅兴芳是个勤快人,外有“兜底”、内能“造血”,她家很快成功脱贫。2018年5月,已稳定脱贫的她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回乡创办养老院。
“村里年轻人出去打工,不少老人不习惯城里生活,空巢在家没人照顾。”傅兴芳说,她自己带着一个残疾孩子进城务工也多有不便,就想办养老院,给空巢老人一个家,也给自己一个家。
3个、5个、12个……傅兴芳创办的养老院很快有了名气,十里八乡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来到“新家”。
“每顿饭三四个菜,从吃喝拉撒到洗澡全包,没事就看看电视、聊聊天,我在这里很舒服!”83岁的孔垂海老人说,他患有脑梗,之前曾经去过另一家养老院,但一个月收费三千多元,他家负担不起,而傅兴芳的养老院收费低服务又好。
74岁的夏守凯老人,患有小脑萎缩和糖尿病,从去年6月就卧床不起,失去自理能力。一天喂3顿饭,换3次尿不湿,端屎端尿,不定时擦洗身体……傅兴芳对夏守凯老人的悉心照料,其他老人都看在眼里。“兴芳照顾得好,我们才能多活几年!”孔垂海老人说。
高峰的时候,这家小小的养老院里有12位老人,其中有3位是卧床不起的失能老人。傅兴芳邀请亲戚来帮忙,她自己每天早晨4点半就起床做饭、洗衣、喂饭、喂药,到晚上10点把每位老人一一安顿好后才休息。一年365天,天天围着老人转。
“我受国家帮助脱了贫,也想给更多的社会困难群体一点帮助。”她说,很多人愿意进厂打工但不愿意照顾老人,觉得又脏又累,挣钱又不多。“我是真正把养老院看成是一个家,把老人看成是自家的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老人好好的,我就特别满足。”
今年,是傅兴芳在养老院陪伴老人们度过的第3个春节。走进她的养老院,6个房间,没有新潮装饰,没有高档家具,有的是淡淡的洗衣粉香味,有的是厨房飘出的烟火气息,还有老人收音机里传出的悠扬戏曲声,让人感觉特别踏实、心生暖流,一如窗外已冒头的春芽绿意。 【编辑:李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