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 结业学员讲述他们亲历的新疆教培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京举办第四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侧记 《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节目单 “全覆盖”明星阵容引期待 全球连线:海外专家瞩目“天问一号”造访火星 “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 预计五六月择机登陆火星 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审议 明确提出公权力干预制度 柬埔寨首日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柬副首相兼国防大臣:为柬士兵再增防护 3000N主发动机助“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环火星轨道 天问一号绕火成功 预计5-6月择机着陆火星 新农人,新思路,托起寿光乡村振兴新希望 中青年成大棚种植主力军 如何保障在京流动党员“就地过年”?临沂:送祝福、办实事 “全国网上年货节”开展20多天 零售额已超7000亿 远望6号船远航印度洋执行测控任务 全年海上作业时间预计超200天 公安部铁路公安局:坚决依法处理涉疫违法犯罪行为 白俄罗斯经济学家科瓦廖夫:扩大对华合作为中东欧国家带来发展机遇 国家卫健委:接种完疫苗的来华人员入境后仍需隔离 火爆上市却难掩亏损之囧,快手的暴涨是被透支了吗? 美参议院确认弹劾审判符合宪法,特朗普对辩护律师表现“非常不满” 大中城市“就地过年”人数增4800万,牛羊价格涨幅较高 迪士尼将关闭蓝天工作室 曾制作爆火动画《冰河世纪》系列 SaaS股上市首日暴涨200% 软件技术行业挥别前浪 工业需求加剧供应短缺,铂金刷新6年新高 期货市场成交量创历史新高,经纪业务收入增长近五成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出17.81亿元,贵州茅台净卖出近13亿元 2020加州自动驾驶排名出炉:两家中国企业进前五,34家企业交了白卷 上海“金融30条”落地一年,债市开放创新再进一步 离任三周特朗普在干啥?除了弹劾审判,生意伙伴也纷纷离去 超四成人口已至少接种一剂新冠疫苗,以色列疫情出现了哪些变化 上海出台新能源汽车新政,2023年起插电式混动不再送绿牌 严格监管不规范吸储早已拉开序幕,“周期付息”被定违规 市场将票投给“持股过年”,春节期间需要关注哪些海外风险? 首批碳中和债券发行,南方电网等6家公司参与 疾控体系改革再瞄准三明:医防融合落地,启动收费筹资 继北京、上海后,广东也严查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鄂尔多斯市政协原副主席刘文山接受审查调查 上海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龚道安被“双开” 接种完疫苗的人从国外来中国还需要隔离吗?卫健委回应 “探索二号”赴南海完成多项科研任务返回三亚 全国36个大中城市“就地过年”人数比往年增加4800多万 直面疫情挑战,中国-中东欧国家携手前行 加方称中国威胁加国家安全和主权 中方:毫无事实根据 文旅部:春节期间全国80%的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 新疆教培中心结业女学员:境外一些人整天胡说八道 武警遵义支队官兵陪排雷英雄杜富国过春节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更好惠及欧洲经济圈 亲历21天隔离生活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发文点赞中国防疫 安理会:利比亚建立统一临时行政机构是和平进程“重要里程碑” 安盛天平2020年保险理赔数据出炉 央行春节前连续开展逆回购 投放缩量、利率不变凸显“稳”字当头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

2021-02-11 09:26:18来源:北京青年报

“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 计划5月至6月择机着陆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

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牛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

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累计飞行202天,完成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抵达火星时飞行里程约4.75亿千米,距离地球约1.92亿千米,器地通信单向时延约10.7分钟,各系统状态良好。

据悉,后续“天问一号”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据介绍,火星捕获制动是指探测器在抵近火星时,通过主发动机长时间点火,使得在行星际空间高速飞行的探测器大速度增量减速,从而能够被火星引力场捕获,进入绕火轨道。作为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制动捕获的机会是唯一的,关系着整个工程任务的成败。

北青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捕获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需要准确地进行点火制动,只有点火时机和时长都分秒不差,才能形成理想的目标捕获轨道。

揭秘

多项“黑科技”助航天器飞抵火星

在“天问一号”顺利实施近火制动、完成火星捕获、准确进入火星轨道的过程中,距离地球1.9亿公里的“天问一号”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延时近11分钟。地面如何得知火星探测器是否已进入正确轨道?其准确位置在哪里?工作状态怎么样?从地球向其发出的指令能否正确传达并被准确执行?这些关键环节都要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科技”产品。

如何确保探测器顺利进入捕获走廊?

此次火星探测任务捕获时,探测器的目标轨道距离火星最近处仅400千米,一不留神就会撞击火星或飞离火星。地面测控系统的深空测控网通过接收探测器持续发射的高稳定度无线电信号,经过连续计算获得高精度的轨道数据,从而确保探测器能够在预定时间、预定高度顺利进入捕获走廊,实施变轨动作。

由于捕获制动时探测器距离地球1.92亿千米,单向通信时延达到了10.7分钟,地面无法对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只能依靠探测器自主执行捕获策略。

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研制团队已持续开展202天在轨飞行控制任务,完成四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机动,开展了各种自检和功能验证工作,对探测器的测控通信能力、能源保障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等进行了测试,确保捕获制动过程涉及的功能、性能得到充分检验。

如何“踩刹车”?

制动捕获,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发动机推力减速控制,来降低探测器的速度,使其能够被目标星体的引力所捕获,这一动作也被形象地称为“踩刹车”。但到底如何“踩刹车”?面对这一难题,“天问一号”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开车的人都知道,在高速公路下匝道时需要让车速降下来才能安全过弯。对于以28千米每秒高速靠近火星的探测器来说,要想被火星引力捕获,也必须在“捕获窗口”对应的轨道弧段,精准、自主、可靠地完成“刹车”。理论上,给探测器一个反向推力,即可把它的速度降下来。但在工程实现过程中,仍会遇到不少问题。

火星探测器配置了1台3000牛的轨道控制发动机,进行引力捕获时的制动减速控制。火星引力捕获窗口有限,要求探测器在10分钟内将速度降低约1千米每秒。过程中,探测器必须完全依靠自己完成发动机点火和关机,克服发动机点火期间的扰动,实现点火方向和点火时长的精确控制。

“在失去地面实时测控的环境下,我们只有通过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发动机推力存在偏差、探测器质心不断变化等情况,全自主执行精确轨道控制;再通过多因素组合的测试和仿真分析,让控制方案更加可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环绕器副总设计师朱庆华说。

哪些“黑科技”助航天器飞抵火星?

火星环绕器的捕获制动是本次火星探测任务的难点之一。火星环绕器在捕获火星轨道时,要保证火星环绕器精确入轨,就需要九院研制的火星环绕器GNC分系统加表组合。它能实现对环绕器的加速度进行精确测量,控制系统通过返回参数控制发动机实施制动操作,从而使探测器能够准确进入火星轨道。

在进入火星轨道时,探测器需要实施近火制动。此时探测器距离地球近1.9亿公里,发动机点火时间为1000多秒,届时通信延时近11分钟,地面无法对这一制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这时就该九院自主研制的X频段深空应答机出场了。为研制这一深空领域国内首台X频段高灵敏数字化应答机,研制人员攻克了4亿公里地火远距离通信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天问一号”与地球距离的持续增大,地面接收到的信号变得极其微弱。这对测控通信系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为此,我国自主研制成功了运用天线组阵技术的深空测控系统,用于接收探测器从数亿公里外发出的信号,同时将地面指挥控制命令发往探测器。九院为该系统研制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天线组阵信号采集与数据记录、信号合成及解调处理设备两个关键分系统设备。同时,深空应答机与深空测控天线组阵设备共同构成了火星探测器与地球的唯一信息桥梁,关系到整个任务的成败。

链接

火星最近有点儿“挤”

火星近期将变得有点拥挤:美国、中国和阿联酋都在2020年7月的地球-火星发射“窗口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三个探测器都计划于本月抵达火星。

其中,阿联酋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2月9日已经进入火星轨道,正式开始为期2年的轨道飞行探测活动。与中、美的火星表面探测任务不同,“希望号”将只是围绕火星进行各项测量工作,研究火星大气及火星日周期和季节周期,获得火星气候变化的普遍规律。

美国的“毅力号”火星车预计将于2月18日在火星表面着陆,成为美国在火星上投放的第五辆火星车。目前火星上还有美国“机遇号”和“勇气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在工作,美国通过这两个火星探测器获得了丰富的火星数据。据外媒报道,“毅力号”将直接在火星杰泽罗陨石坑实施软着陆,目标是寻找火星上的生命迹象,并采集火星地质样本。

中国的“天问一号”也有火星登陆器和火星探测车的活动。“天问一号”在环绕火星轨道飞行一段时间后,计划于今年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本组文/本报记者 雷嘉 通讯员 杨璐 【编辑:张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