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新改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约5.9万公里
路通百业兴 致富劲头足(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本报记者高云才刘志强常钦邱超奕
盘山公路犹如彩带串起村村寨寨,让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宗地镇平寨村告别了不通公路的历史。“路通了,村里人都在忙产业,我也得赶上来,多养些鸡也不愁卖了!”脱贫户杨小岩对未来很憧憬。
要想富,先修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交通扶贫,全力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2012年至2019年,贫困地区新改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约5.9万公里,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乡村产业增强了发展动力
“路通了,猕猴桃的‘身价’不一样了。”四川省苍溪县云峰镇紫练村,脱贫户杨军华一大早就来到果园劳作。自打村里通了硬化村组路、入户路,原先少见的外地商贩纷纷上门收购。去年,他家果子还没成熟,就被全部预订。去年底算账,两亩多猕猴桃卖了7万多元。
通达,再通达!截至2020年9月,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的“两通”目标基本完成。2016年至2019年,国家支持贫困地区改造建设了国家高速公路1.7万公里、普通国道5.3万公里,贫困地区县城基本实现了二级及以上公路覆盖。
交通扶贫,增强了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老小,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重庆市奉节县升发益汽车配件公司车间里,青莲镇新政村的脱贫户袁碧香干得正起劲。看到青莲镇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升发益公司主动前来投资,已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50多名,其中贫困户31名,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近年来加大力度补齐交通短板,建成产业路1186公里、便民桥352座。运输条件好了,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提速,全县发展起黄花菜种植1.1万亩、蚕桑产业7.5万亩。
“交通+特色农业+电商”“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就业+公益岗位”……一大批特色产业因为道路的贯通而兴起、壮大。
交通扶贫,为贫困群众创造众多就业岗位。
作为湖北省孝昌县邹岗镇联合村的公路养护道班成员,周保华是村里的大忙人。巡查路面、平整路肩、排除积水……每天从早到晚,他都要在6公里长的“责任地”上忙活不停,“护好村里路就护住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脱贫后,单靠管护道路,每月就有1200元稳定收入。”
近年来,各地交通部门积极开发公路建设管护、快递收发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向贫困户倾斜。截至2020年8月底,全国共设置农村公路相关就业岗位66.8万多个,其中公益性岗位27万多个,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37万余人。
乡村旅游驶入快车道
沿着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旅游公路,庭院错落有致。城里游客流连古街古宅,争相抢购网红产品——红心地瓜干。“‘四好农村路’为我们带来了人气、财气。”培田村党支部书记吴载扬很开心。
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成为旅游胜地、网红景点,一条条道路的贯通助力贫困地区吃上“生态饭”“文化饭”“旅游饭”。
在塞外江南,一个个景点因路而美。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在加快公路交通建设的同时,深挖旅游资源,打造“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一乡一特色”的美丽乡村。城阳乡杨坪村村民杨天升家就住在茹河瀑布景区附近,他在家门口卖起手链、坐垫、枕头等商品。2020年,彭阳县接待游客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8亿元。
在太行山区,一座座村寨因路而兴。
冬日里,沿河北涉县的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太行山脉的雄奇风光映入眼帘。2017年,20多公里长的圣福天路穿村而过,连接起包括鹿头乡在内的4个乡镇、7个行政村。这条路在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生态旅游价值——最大限度保留附近10万亩槐花林,保护沿线响石岭地质公园原生态,保存老周背村古朴风貌。
“有了路,来俺村旅游的人多了,返乡创业的人也多了。”老周背村党支部书记邢娇娥说,从田间路到旅游路,路路通民心、路路助脱贫,老周背村全村脱贫,去年人均收入超过7600元。
在东北雪原,一条条公路串起美景。
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松岭雪村深处老岭腹地。过去,因为交通阻隔,这里鲜为人知。近年来,临江市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将雪村等景点串连起来,组成旅游交通网,游客络绎不绝。如今的雪村,家家户户修葺一新,116户人家中有70多户参与乡村旅游。
亿万农民提升了生活品质
“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十三五”期间,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在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成为现实,深刻改变了亿万农民的日常生活。
畅通城乡联系,快递物流更便利。
“叮咚、叮咚”……订单声此起彼伏,快递车辆往来穿梭,临近春节,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陶湾镇西沟村的网店老板张松奇忙得不亦乐乎。
栾川“九山半水半分田”,拥有丰富的中药材、高山杂粮、菌菇山珍等特色资源。“以前山货难出山,现在物流越来越方便,我看准商机,开网店、卖特产,一年下来收入七八万元。”张松奇告诉记者,如今乡亲们上网买年货成了新风尚,网上下单,快递送到家门口,“新购置的几台电脑刚到货,我正准备扩大经营规模。”
“畅通物流‘微循环’、打通‘最后一公里’、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让贫困地区与全国大市场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激活了农业发展潜力,释放了农民消费潜力,改善了农民生活。”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李卫东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和“快递下乡”工程,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间双向流动、高效运转。2020年,农村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量超过300亿件,带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超过1.5万亿元。
补齐农村短板,公共服务更温暖。
路通了,出行更快捷。“农村客运太方便了,比骑摩托车快,车费还能省一半!”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村村民刘杰感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近年来,随着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农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路通了,上学更安全。白云罩山间,昔日的贫困村书声琅琅。前些年,江西省于都县仙下乡龙溪村的孩子们上学需要翻山越岭。“1.2公里的‘希望之路’修通后,孩子们上学安心了。”龙溪小学校长朱森林说,硬件、软件质量不断提升,生源逐年增加。
路通了,看病更方便。贵州月亮山腹地,乡亲们的看病难题迎刃而解。“以前路不通,家里老人生病要背着走很久才能到乡卫生院,现在路通了,骑摩托车只要十几分钟,太方便了。”从江县加勉乡污扣村村民梁绍锋说。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提升农村公路发展水平,推动公路建设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