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天文学界泰斗、射电天文奠基人王绶琯院士5天前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98岁人生的光辉历程。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缅怀说,在浩瀚的星空中,有一颗“王绶琯星”,在无数青少年心中,王绶琯院士是一颗“科学启明星”,他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也成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宝贵遗产。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介绍,王绶琯院士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创始人。上世纪90年代,本该颐养天年的王绶琯院士感于当时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状况,反躬自问:“作为前辈的我们这一代人,是否也有失职之处?如果关心多一点,主动一点,这种状态会不会有所改变?”带着为国家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王绶琯院士致函数十位院士和专家,呼吁共同开展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为有志于科技事业的青少年成长搭桥铺路。这一提议得到了钱学森等60位科学家的积极支持,1999年6月,他们发起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从此,有潜质的“科学苗子”,在成长的关键阶段,有了一个走向科学殿堂的平台。
王绶琯院士为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倾入大量精力和心血。从古稀至耄耋,二十载科教、二十载树人,他亲自设计活动规则,考察评议学生,亲自联络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动员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对中学生开放。在他的动员联络下,800多位院士专家加入进来,100多个实验室常年向中学生开放。
20年间,先后有5万多名中学生参加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活动,其中约3000人走进178个科研团队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科研实践,有早期会员已成为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在科研上独当一面。
王绶琯院士曾说:“人一生要走很长的路,一路上就常常要有人拉一把。我自己年轻时候的路就走得很艰难,是遇到了几双‘大手’才有幸‘走进科学’。”如今,在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长起来的中青年科学才俊,在王绶琯院士这颗“科学启明星”的指引下,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回到俱乐部当志愿教师,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有力“大手”。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继承先生的事业,弘扬先生的精神,就是对王绶琯院士最好的纪念。”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表示,希望更多科学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秉持育人初心,勇担历史使命,为青少年成长铺路搭桥,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