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依法治理网络虚假流量 “假期拒带电脑回家工作”也是种权利 青海:“两弹一星”精神成融合发展“金招牌” 14.51万生态保护公益岗位守护“三江之源” 安理会将就缅甸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中方:正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 官方发文严肃换届纪律:严禁结党营私、买官卖官、弄虚作假 副市长忏悔:“我在八小时之外没有健康的爱好” 广州通报多起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北京加大湿地保护修复 湿地总面积达5.87万公顷 新疆去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11万人 江西宁远县居民在财政局楼前焚香点烛拜神 财政局:将入户宣传引导 联合国安理会将就缅甸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外交部回应 “高原绿洲”成黑颈鹤新乐园 青海省政协委员:建立保护区长期监测 青海:加快“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 探索自然保护地社区发展模式 陕西省公安厅部署开展“查隐患、破火案”专项行动 外交部:望美方像中方一样,邀请世卫专家去溯源 如何守护“中华水塔”?青海两会贡献“政协力量” 北京海关全力做好冬奥会通关监管服务 美国疾控中心:62%疗养院工作人员拒绝接种新冠疫苗 青海:湿地保有量保持814.36万公顷 稳居全国第一 美国务卿称或效仿英国向“香港人敞开大门” 外交部回应 山西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李永宏受贿案开庭审理 新疆2020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11万人 青海省政协委员:借鉴澳门经验,做强青海文化创意产业 北京出台标准:首都功能核心区街道常住人口不超10万人 海南侨乡文昌将发展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产业 福建通报4起“四风”典型问题 外交部:第十二轮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全体会议将于3日举行 中国公民伪造核酸检测结果入境被追诉 两部门发布案例以儆效尤 新华国际时评:从“健康包”到“春节包”,祖国关怀永远在线 北德四州市愿继续加强与中国合作 2021年春季中国沙尘天气较常年将明显偏少 全国妇联:聚焦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妇女在更广领域创业就业 “干扰新疆发展,我们坚决反对!” 外交部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现场声音 中方对世卫专家组安排缺乏透明度?外交部回应 大数据看年货包裹流向:广东浙江发货排名领先 特斯拉“卖碳”首次实现盈利,造车新势力盈利新拐点? 美国国会要彻查“逼空大战”?18日举行听证会 北京出手整治长租公寓 预收租金不应超3个月 机构今日买入这26股,卖出东方日升1.64亿元丨龙虎榜 业绩爆雷、可转债急刹车、机构踩雷,处于高景气行业的东方日升怎么了? 东京都等地紧急状态再延长1个月,日本经济复苏被泼冷水 潍柴动力涨停再创历史新高 各路资金买卖活跃 华为回应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跳槽传言:无事生非 上海家化:2020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3%,拟10派2元 深圳出大招稳定住房租赁市场 租购同权能否抑制“高价学位房”? 共和党计划缩减70%刺激资金 拜登团队拒绝妥协 腾讯重拳反腐!100余人被辞退、37家公司永不合作 报告:杭州湖州宁波居前三,十大人口流入城市还有这些 不贱卖?不缺钱?张家港行两股东减持“雷声大雨点小”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人民日报评论:依法治理网络虚假流量

2021-02-03 09:28:44来源:人民日报

依法治理网络虚假流量(人民时评)

移动互联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受利益驱动,一些人片面追求“数据为王”“流量至上”,为了谋取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甚至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

近年来,与数据流量相关的网络犯罪呈高发态势。不久前,一起网络散布虚假信息案引发关注:个人仅花费760元,经网络推手“操作”,短短几个小时,就把一条虚假消息炒成5.4亿阅读量的“热搜”。据初步统计,相关不法网络平台涉案资金流水逾2000万元。类似虚假流量“生意”背后,隐藏着规模庞大的网络黑灰产业链,其危害不容小视。

从网上无孔不入的“刷单兼职”小广告,到直播间营造虚假热闹场面,再到炮制网络“爆文”,网络黑灰产业链深入许多领域。通过APP收集闲散用户流量,靠“养号控评”虚增流量;运用技术手段模拟人工操作,批量转评赞;利用黑客“暗链”技术非法“引流”,以诱导性方式增加流量……在互联网空间,一些“点赞平台”十分活跃,组织分工细密。虚假流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令人防不胜防。

“网络水军”与流量造假,无疑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侵蚀网络空间社会信任。比如,被虚假流量“漫灌”的平台,劣质内容充斥其中,优质内容反被淹没。近年来,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法院审理的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多起案件显示,一些互联网公司深受虚假流量之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不法分子为赚取流量不惜编造传播涉疫情虚假信息,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可见,“网络水军”、虚假流量及背后的网络黑灰产业链,以损害用户权益以及平台利益为代价,破坏了互联网生态和经济社会秩序。

维护网络清朗空间,保障公众合法权益,呵护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亟待依法加快铲除网络黑灰产业链。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到电子商务法,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日益精细化。一段时间以来,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净网”行动,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但也应看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网络黑灰产业链的形式更趋多样、手段更加隐蔽、技术更为复杂,给治理监管带来了新挑战。

打击“网络水军”、治理虚假流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无法一蹴而就。相关部门、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公众只有携手同行、凝聚合力,努力铲除黑灰产业链及其生存土壤,才能起到治本效果。从法律层面看,可以发布指导性案例、适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及修改法律。在治理过程中,互联网平台企业应担负主体责任,严格审核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打击恶意发帖和顶帖软件等;企业与司法机关、监管部门之间要形成紧密联动,建立跨平台、多维度、全方位的机制,网上网下协同治理。对参与数据造假的“刷手”和默许刷单炒作的平台,有关部门应及时进行依法惩处,提高造假的违法成本。对于公众而言,也应自觉提升法律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摒弃“流量至上”“唯流量论”的思维。

互联网经济是诚信经济,其赖以存在的基石是真实活跃的用户和信息。多措并举、精准治理,从源头、交易链条等多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打击网络黑灰产业链,不断压缩其生存空间,助力互联网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张向阳 【编辑:李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