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都用得起“贵族肥料”的专家 广西严惩走私洋垃圾 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如何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封闭管理地区何时才能解除隔离?专家解读 河北:统筹复工复产复市 强调安全有序有效 重庆法院2020年受理的涉黑涉恶案件全部审结 铁规生威纠治作风顽疾 山东栖霞金矿事故救援:再增两个钻孔用于辅助探测和巷道排水 石家庄藁城区对226个村庄、515个小区落实最严格封闭管控 开局“十四五”:现代供应链支撑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民生物资运输:全力畅通运输物流网络保障稳定供应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80例 其中本土病例65例 从追赶到领跑,铁路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薪火相传,中国青年都做了怎样的选择? 福建省政协助推闽港闽澳深化新阶段新起点交流合作 新疆阿克苏这样走好乡村振兴路 河北新增确诊创近两周新低 吉林通化14名官员被问责 西藏人大代表话边境乡村发展:农牧民餐桌有了进口水果 重庆2020年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074人 非洲多国媒体转发总台报道 高度评价中国发展 中国中东部现大范围PM2.5污染 49个城市启动重污染预警 确保不发生再次感染 河北疫情重点区域居室消毒达标方能返家 西藏政协宗教界委员建言资政 担当修行与济世双重责任 都市里的美丽乡村——广东东莞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查 2020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19.7万亿元 同比增长10.1% 开局“十四五” | 现代供应链支撑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银保监会:分类施策 继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支持 产业大数据人才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山货变俏货 扶贫832平台新设十大专区继续助力 光明时评:通力合作确保大学生“想回回得去”“想留留得下” 扶贫832平台帮助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打开销路 上线一年交易额破80亿元 线上花市直播助农促销费,“播”好大民生过个幸福年 收快递还安全吗?看邮政快递业如何把好防疫关 北京将保持城市人口发展活力 提升人口服务水平 新冠疫苗接种问题凸显 美国多地出现疫苗供应问题 河北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2例 疫情还没有完全见底 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的研判与应对 北京市个别医疗机构拒诊中高风险地区患者被约谈 广西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严惩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探访石家庄工业聚集区:全面消杀 备战复工复产 北京要在金盏地区打造“第二个三里屯” 福建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吴棉国:发挥侨海优势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到2025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预计达1600公里 河北疾控专家:不排除未来几天仍有续发病例出现 新冠疫苗先给谁接种:降低感染率还是降低死亡率 上海政协委员:加强新冠感染者隐私保护,避免信息“裸奔” 比特币涨破4万美元后暴跌,业界如何看区块链2021年技术前景? 一日之差三次核酸检测,返乡或集中在28日前 华为公布三大健康研究项目,发力可穿戴健康研究 壹快评|隔离可带宠物,体现了疫情防控的“温度” 新东方与在线业务发布财报 高额成本与K12投入成共性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让农民都用得起“贵族肥料”的专家

2021-01-24 09:27:46来源:光明日报

让农民都用得起“贵族肥料”的专家

【新闻人物】

2020年金秋时节,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的几千亩玉米喜获丰收。“播种时用‘种肥同播’技术,玉米生长期间根本不用再施肥,省去了很多工夫,每亩地还节省了几十块钱的种地成本。”泰安岱岳区马庄镇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经理薛丽娜说。让薛丽娜这样的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种粮大户们推崇的“种肥同播”技术,正是因为有了缓控释肥才得以大力推广。

在中国缓控释肥领域,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民是最有话语权的专家之一,他为缓控释肥制定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使中国在缓控释肥技术方面拥有了国际话语权,实现了从引进技术到引领技术的飞跃。

中国包膜缓控释肥的研制者

1992年至1996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张民曾在做柑橘肥料试验时,见识到了包膜缓控释肥的独特魅力,于是一回到国内,他便带着几个学生,用家里做饭的锅,安上小电机,在学院教学楼一间废弃的厕所里,开始了对缓控释肥的研究。

第一次进行试验时,树脂刚入锅,就将肥料颗粒粘聚成了疙瘩。于是,他们开始摸索着往树脂里添加各种助剂,改进配方,改变包膜时的温度、转速等。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终于使树脂完美地包裹在了肥料上。树脂成分的调节、助剂添加的多少、膜的厚度差异,可使包膜肥料的养分释放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历经近一年,张民研制出了数百种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包膜缓控释肥料小试样品,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果树、蔬菜等30多种农作物的试验与示范。

又经过一年多,张民团队逐步掌握了中试和产业化的各种工艺参数,并开始做用硫磺包膜的缓控释肥。“用硫磺做肥料包膜,膜壳氧化分解后能为植物提供硫素营养,但它比较脆,包膜容易产生裂隙,脱落严重。有一次我们做的样品,运到地里时都碎了,很心疼。”对当初研发的波折,张民记忆犹新。于是,他们着手研究在硫磺膜外再包一层树脂膜。这样不仅更耐抗冲击,也缓解了硫磺的氧化,使养分释放控制更趋于稳定。

做肥料包膜,购买树脂投入很大,于是把包膜技术研究透了,张民开始琢磨怎样减少树脂成本,他盯上了二手材料。张民回忆:“各地温室大棚扔掉的塑料薄膜太多了,我们收回来,添加上谷物粉、矿物粉,使包膜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二,而且控释调控也更加精准。”

“十二五”期间,张民团队研制出用秸秆、淀粉、植物油等生物基材料替代石化类包膜材料方案,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十三五”期间,团队研制出了促生、抗逆、保水等功能型缓控释肥,可实现增效剂负载靶向施用、长效控释和协同增效,为解决因非生物胁迫导致的肥料利用率低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膜材绿色环保、低成本易获得、高效精准控释,是我们在肥料包膜中不断改进的方向。原来包100斤肥料用5斤膜,现在用2斤多。膜薄了,成本就降下来了。现在国外产品最低也得1万元一吨,而国内主流厂家缓控释肥的价格是一吨3200元。”张民说。

国际缓控释肥标准的制订人

张民一直把标准制定作为缓控释肥研制和推广的出发点。在研究的初始阶段,他就十分重视产品标准的制定,保证小试、中试、扩大性生产和产业化产品的质量与国际接轨。1999年,他主持起草制定了《自控缓释肥》企业标准;2007年,国家发改委在这个基础上颁布了《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2009年,国家标准委颁布了《缓释肥料》国家标准。2011年,张民主持制定的《新型包膜缓控释肥施用技术》规程,被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2012年,张民开始主持起草缓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经过专家们反复磋商和技术委员会成员国多轮投票,这个标准在2016年通过ISO审批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缓控释肥领域具有了国际话语权。中国缓控释肥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相对欧美起步较晚,经过20年奔跑,实现了从专项技术到产能的双超越,开始变为领跑者。

深耕缓控释肥领域多年,张民组织团队先后建成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研发平台,并担任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十几项高层次科技奖励,团队拥有100多项缓控释肥方面的专利。

为了中国缓控释肥技术的发展,张民付出了很多。刚开始做研发时,他常常吃住在实验室,妻子也陪着他吃盒饭,多年形成了早出晚归的生活习惯。他虽然年近60岁,但仍旧经常凌晨两三点才离开实验室,甚至连门卫也形成了习惯,听到他出大门的声音时再起来上锁。

张民治学严谨,干活拼命,但为人低调,性格谦和,在校内外都有着极佳的口碑,深受学生爱戴和领导的尊敬。因为自己的技术转让,他为学校争取到上千万元的奖学金和科研基金,用于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团队建设。

奔波在田间的“首席技术员”

某一天,烟台莱州市的一个技术员打电话给张民,说一些玉米被“烧苗”了,张民赶过去发现本来应该至少间隔十厘米、在两个斗里分别播入土壤的种子和肥料,被当地使用的播种机强行“拥抱”了,种子和肥料在两个斗里汇入一条管进入了土壤。因为当时不舍得全用缓控释肥,当地采用的是包膜肥料与速效肥的掺混缓控释肥与种子同播,所以造成了“烧苗”现象。

张民告诉机播司机、厂家和农民快速调整播种机的构造,缓控释肥生产企业也开始把在大厂家定制的播种机作为给肥料经销商的奖品,快速促进了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张民也成了解决缓控释肥田间问题的“首席技术员”。

“作为农业科学家,及时为农民解释好科学问题、解决好生产难题,这个研究才是接地气的、有用处的。”张民说。

如今在欧美,因为成本高,缓控释肥还属于“贵族肥料”,仅用于果树、花草、蔬菜等经济作物,而中国则将缓控释肥大面积应用于大田作物,全国玉米种植百分之七八十选用缓控释肥,水稻用缓控释肥比例占到百分之三四十,在小麦种植上也逐步普及开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