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鹿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际,中国外交依然延续三十年来的优良传统——外长新年首访非洲。1月4日至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问尼日利亚、刚果(金)、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塞舌尔非洲五国。在结束访问非洲归国仅一天后,1月11日至16日,王毅又开启了对缅甸、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四国的访问。去年10月,王毅就曾访问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泰国并过境访问新加坡,此前还在国内接待了越南等国外长。可以说,在后疫情时期,中国实现了对东盟十国外交全覆盖,凸显出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重要地位。
王毅一开年就访问非洲和东南亚有何用意?对外释放了中国什么样的外交信号?
履行推动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极为严峻。疫苗成为各国防控疫情的利器。中国从一开始就积极倡导国际抗疫合作,最早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用得上、用得起疫苗。
在尼日利亚,王毅明确表示,中方愿落实好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成果,致力于实现疫苗在非洲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助力非洲人民早日战胜疫情。在东南亚,中国疫苗得到高度认可。印尼总统佐科在王毅到访期间率先接种中国疫苗,为中国—东盟抗疫合作树立了榜样。王毅表示,中方愿同印尼在成功开展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基础上,支持印尼打造区域疫苗生产中心。中方还向缅甸、菲律宾提供了疫苗援助。可以说,疫苗成为中国东盟抗疫合作的重要载体,诠释了“守望相助”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精神。
中国言而有信,正以实际行动积极履行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这一庄严承诺,为实现疫苗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积极贡献。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持续向前
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但“一带一路”合作不仅没有止步,而是逆势前行,不断取得新进展,展现出强劲韧性。
王毅访非期间,中国与刚果(金)和博茨瓦纳分别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两国成为非洲第45和第46个共建“一带一路”伙伴国,基本实现了非洲的全覆盖 。中国和尼日利亚同意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方将继续根据尼方发展需要,帮助尼建设基础设施,开展自贸园区合作,助力尼工业化进程,增强尼自主发展能力。在坦桑尼亚,中坦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务实合作,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访问东南亚期间,共建“一带一路”更成为交流的最重要议题之一。中缅经济走廊是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两国同意加快走廊西、北、东三端建设,推动皎漂深水港、边境经济合作区、仰光新城项目早日落地,助力缅甸发展振兴,惠及缅甸普通民众。中国和印尼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推动雅万高铁、区域综合经济走廊、“两国双园”等重大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在文莱,双方一致同意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稳步推进恒逸石化和“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在菲律宾,双方同意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与“大建特建”规划对接,已完成的重要项目达11个,还有10多个项目正在或即将实施。
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具有强大生命力,疫情并没有动摇各方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决心。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必将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继承和弘扬中非传统友好
近期,西方媒体关于中非合作的负面论调沉渣泛起,如“中非合作倒退”“非洲对华合作态度改变”等。这些论调危言耸听,缺乏事实依据。
中非有着深厚传统友谊。在非洲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事业中,中非是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好战友。在非洲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非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权益、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道路上,中非肩并肩、背靠背,相互支持。随着双方各自发展以及国际形势变化,中非的确也面临一些新挑战、新课题,但这些都是发展中、前进中的问题,绝不代表中非关系倒退。
访非期间,王毅向非洲领导人阐明中方愿同非方传承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友好传统的坚定立场,表达中方既珍视老朋友,也愿意结交新朋友的真诚意愿,传递中方支持非洲国家政府顺利施政、推动中非合作提质升级的明确信息,得到非方高度评价。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表示,在石油价格下跌、发展遭遇困难之际,是中国朋友给予尼大力支持,帮助尼有效缓解了基础设施欠发展以及粮食不足等问题。刚果(金)外长在结束与王毅会谈时高呼:“刚中友谊万岁!”坦桑尼亚总统马古富力在其家乡热情接待王毅一行。这些都表明,无论国际形势如何演变,无论外界如何干扰破坏,中非友谊都深入人心、坚不可摧。通过这次访问,中非双方对外传递出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中非传统友好一定要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中非互利合作一定会开拓创新,取得更丰硕成果。
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东盟是中国山水相连、血脉相亲的友好近邻。2020年,双方相互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共同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建立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实现了双边合作的历史性突破。
2021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方关系站上新起点,面临新机遇。王毅到访的四个东南亚国家中,文莱是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是现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缅甸是候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和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印尼是东盟最大经济体,四国对提升中国—东盟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方就深化中国—东盟关系发出共同声音:要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海上合作新亮点,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王毅此行多次提出同东盟国家打造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旨在用好海洋资源、提升海洋合作,契合今年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的主题,在当前各国致力于疫后复苏的背景下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南海问题是中国同东盟国家关系中绕不开的话题。王毅此访同各方就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坚定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警惕防范外部势力挑拨干涉达成一致,发出增进互信、聚焦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声音,说明地区国家有信心、有能力、有智慧处理好本地区问题。
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东盟关系将更加成熟自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步伐将更加稳健有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发出反对“伪多边主义”的强烈信号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强权霸凌行径层出不穷,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忧虑。王毅在两起访问中多次就支持多边主义阐明立场。
在塞舌尔,王毅表示,中国外交历来奉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原则,中方始终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强权政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访问印尼期间,王毅提出践行多边主义要做到“四个坚持”和“三个反对”,并强调要警惕各种“伪多边主义”。
一些媒体将王毅践行多边主义的呼吁解读为对试图拼凑针对中国的“小集团”的反击。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应当看到,践行什么样的多边主义,其重要性远远超出中美双边关系范畴,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都需要国际社会精诚团结,走多边合作之路。
奉行“伪多边主义”,实质上还是搞唯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必然导致一系列新的分歧、冲突、混乱,绝非国际社会的福音。这场多边主义的真伪之辨的确值得国际社会警醒,也必将引发世人深入思考。王毅的阐述表明,中国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国际社会早日战胜疫情、实现经济复苏、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