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2.5级 国内地震2分钟速报 探访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 2020年前11个月审计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200多亿元 中国科研人员设计开发出水体抗生素“解药” 国家矿山安监局:2020年全国煤矿无重特大瓦斯事故 疫情防控 北京大兴机场所有省际巴士线路暂停运营 2020年中国气候年景偏差 各种自然灾害造成1.38亿人次受灾 不平凡的2020年,政法机关的哪些举措温暖过你? 国管局: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境外高端人才个税优惠政策有望在北京实施 黑龙江今春大部分市地降水将比常年多一成至两成 王毅谈推动中非合作提质升级的七点构想 抗美援朝题材网络电影《最可爱的人》在俄罗斯获奖 华春莹9分钟答记者问 详解为何美国会和香港暴乱场景相似但反应不同 多个首次突破 内蒙古“最穷地”逆袭构建向北开放桥头堡 美常驻联合国代表将访台 中方:美方如果执意妄为,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地震局:今年6月起在京津冀、四川、云南等地试运行秒级地震预警 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9起典型案例 最低-10.2℃ 湖北多地最低温刷新入冬以来极值 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强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减灾现代化体系 江苏淮安各界人士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 信通院:中高风险区域地市名称行程卡不再标红 审计署:揭示重大违纪违法等问题 一年来移送问题线索近4000件 走进中国唯一畲族自治县——浙江景宁,畲汉共咏“三月三” 谁能接种?保护期多久?专家详解新冠病毒疫苗热点问题 陕西高校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平台累计已达400余个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持续做好群众取暖用能保障 新冠疫苗怎么打?接种疫苗有什么好处?权威回应来了 王毅:中坦达成四点重要共识 山东2021年实现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公务员招录等方面享相应待遇 河南“十四五”欲挺进制造强省第一方阵 畲汉一家亲 黄土变黄金 河北石家庄新增14例本地确诊病例 行动轨迹公布 拉萨“两会”定档 将审议十四五规划新议题 综合消息:北京顺义摸排出逾千名风险人员 中国内地中高风险地区达64个 辽宁沈阳1月8日新增2例确诊病例 行程轨迹公布 马斯克称中国政府关心人民福祉 外交部:评价是客观的 教育部: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抓好中小学作业等管理 河北省南宫市鼓励举报未核酸检测人员 查证属实给予每人500元奖励 国家中医药局协调捐赠“清肺排毒汤”助力国门战“疫” 外交部再批蓬佩奥“谎言外交”:必将遭到历史审判 “十三五”济南精准施策“因病致贫”等难题 提高民众就医获得感 中方回应美常驻联合国代表访台:少数反华政客在上演“最后的疯狂” 北京:进一步加强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京人员管理 1月8日起,辽宁沈阳市两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为何春节期间不能像国庆一样人员流动?专家释疑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喷涌勃发 中国借机美国乱局扩大本国影响力?华春莹:中国发展进步靠的是全体中国人 贵州:乡村政务服务站点覆盖率100% 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中国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2.5级 国内地震2分钟速报

2021-01-09 09:29:5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8日在北京召开的2021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时期,中国地震监测能力大幅提升,全国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5级,其中首都圈1.0级,东部地区2.0级。国内地震实现2分钟自动速报。

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在工作报告中回顾“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成就介绍说,地震系统积极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隐患调查和风险防治,完成55条主要活动断层和21个城市活断层探测,实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取消不设防地区,统筹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督促支持2827万户危房改造。

2021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 供图  摄2021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 供图 摄

加强震情监视和趋势研判方面,启动79次应急响应,做好地震烈度评定和灾害损失评估,并妥善应对四川九寨沟7.0级、西藏米林6.9级、新疆精河6.6级等多次中强以上地震。

不断完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方面,地震系统着力构建适应国家安全需求的体制机制,主动融入“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修订地震安评条例,制修订35部地方法规规章,发布3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防震减灾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编制完成雄安新区战略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地震安全专项规划。服务重大工程建设上,完成川藏铁路、浙江海岛核电、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同时,圆满完成中共十九大、全国两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50余次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任务。

“十三五”时期,中国地震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启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地震预测与危险性分析、地震监测预警、特大地震风险评估与区划等关键技术取得显著进展;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自主发展主动源探测新技术、多种异常信息提取新方法,绝对重力仪、井下宽频带地震仪等观测仪器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成功转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震速报领域探索成效初显。

闵宜仁表示,2020年,中国地震局统筹调度全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推进国家地震监测台(站)网改扩建工程、第六代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等项目。全年地震速报1063次,5级以上地震自动速报震级偏差由0.35级减小到0.15级。同时,健全长中短临预报工作机制,建立京津冀地区震情跟踪协同机制,并开展2021-2030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工作。(完)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