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22日12时37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充分继承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技术成果,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芯一级直径3.35米,芯二级直径3米,整流罩直径4.2米,捆绑2枚直径2.25米助推器,全长约50.3米,起飞质量约356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4.5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填补了我国太阳同步轨道3吨至4.5吨运载能力空白,对加速推进运载火箭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将与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构成运载能力大、中、小布局合理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的5颗试验性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相关卫星载荷将对微波成像等技术进行在轨验证,开展空间科学以及遥感、通信技术试验与应用。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工程于2017年由国家航天局批复研制立项并组织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运载火箭系统,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飞行试验组织实施。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56次发射。
新闻多一点:
高空风:火箭发射必须闯过的空中“关卡”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都是十拿九稳的。其实,火箭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的复杂系统工程,极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就连雷电、温度、风等天气因素,都会影响火箭发射。在诸多天气因素中,又要属高空风对发射的影响最为突出。
高空风一般距离地面4到20公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院长征八号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潘豪介绍说:“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会穿越大风区,遭受强烈气流冲击。”他解释说,人在骑自行车时,如果侧面突然吹来一阵大风,会被吹偏。在太空中,这种横向的侧风比我们在陆地上感知的风要强得多,会影响到火箭的飞行姿态。如果风速过大,还可能导致箭体弯曲变形,损坏火箭结构甚至导致解体。对于火箭来说,高空风就像设在空中的一道“关卡”,必须闯过这关,才能获得成功。
为了让火箭能够顺利“闯关”,发射前观测、预报高空风,必要时调整发射时间,避开恶劣风况,成了火箭发射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去年美国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商业发射就曾因为高空大风而推迟。其实,这次长征八号火箭发射,也差点遭遇高空风。
“我们一开始瞄准的发射时间比实际发射时间早,但就在发射前一天,我们预测到发射场上空高空风异常,不适合发射,因此根据气象商会的结果,将发射时间推迟了两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院长征八号火箭副总设计师吴义田说。
近年来火箭院一直在开展相关研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降低高空风对火箭发射的影响,包括统计近10年发射场上空的风速、风向等情况,在火箭设计阶段就根据最大概率会出现的风向和风速,开展针对性设计等。并且每次发射前都需要对发射日高空风进行测量和预报,通过设计火箭飞行程序角进行高空风补偿。
吴义田说:“人在风中打伞,为了拿稳伞,习惯将伞的方向对准风的来向,以消除横向载荷。高空风补偿的方法和人打伞一致,在可能的情况下,火箭纵轴指向火箭相对地球大气运动速度方向,使火箭纵轴与火箭相对地球大气运动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零。”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在火箭起飞达到一定速度后使用,并且不能突然加入。
在长八火箭研制中,还采用了一些新方法,比如自主抗干扰控制的方法。潘豪说:“这让火箭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一边辨识一边补偿干扰。也就是说火箭在感受到风吹过来后,可以产生相应的动作来减弱风的干扰。”不过本次发射情况特殊,高空风速过大,为了更加稳妥完成发射任务,最终选择调整发射时间。
吴义田还提到:“在火箭设计阶段,如果将风场考虑得过严,就会导致设计偏保守,火箭结构过重,反之又会导致设计偏冒进,火箭结构轻,会导致发射日风载荷高而无法实施发射的情况。如何更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高空风对发射的影响,还需要我们未来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