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回眸)“十三五”之“集体舞”:效率与公平“伴奏”下共享“获得感”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王恩博)“‘十三五’,那是什么舞?”2015年,一首《十三五之歌》令人印象深刻。时至如今,其答案已逐渐清晰。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过去5年,在一个与以往大不相同的舞池里,“十三五”这一“主曲谱”引领中国大步迈向全面小康,演绎出一支“人人参与,成果共享”的“集体舞”。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5年间,国家富强的“成就感”更加看得见、摸得着,“落地”为广大中国民众日常生活里的“获得感”。
资料图为10月上旬民众在四川成都一超市内采购食品。 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有望实现“双突破”,前者预计今年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后者则已攀上1万美元大关。在此背景下,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以来,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连续4年高于8%,2019年达到3.1万元;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化消费比重大幅提升。
除开“钱袋子鼓了”这一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翻看过去5年中国发展成绩单,还能找到更多民生领域的惊喜。
“十三五”期间,公共财政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如2019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到3.5万亿元,是2015年的1.34倍。5年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6000万人,劳动参与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始终处于较高水平。截至去年底,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蓝天保卫战成效显现。
过去5年的数字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国民众安居乐业、健康富足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共享发展看重效率,更看重公平。如何令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民众,亦是过去5年中国发力的方向。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提及,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4,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扫除的主要障碍,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块突出短板也被逐渐补齐。
资料图为7月23日,航拍贵州省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崇德小区移民安置点。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注意到,“十三五”期间,中国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贫困群体人居环境和外部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经过这5年奋斗,中国许下的承诺即将兑现。
但共享成果,也需要以共促发展为基础。“十三五”结出的硕果得益于全民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最生动的例子之一。
随着开办企业更加方便,越来越多创客、创新爱好者和普通民众加入创业创新大潮。即便受疫情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日均新设企业依然达到2.2万户,日均净增1.2万户。2019年,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8.8万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所占比重为49.6%,比上年大幅提高6.6个百分点。
双创催生了量大面广的市场主体,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分析认为,今年在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冲击下,中国经济能够稳住基本盘、较快实现恢复性增长,上亿市场主体的强大韧性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而将时间线拉长至过去5年,双创以鼎新推动革故,促进了“放管服”等改革,更成为提升创新效率和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十三五”这首曲子已接近尾声,但下一个5年,中国发展的“集体舞”还将继续跳下去。(完)
【编辑:李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