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西昌12月6日电(记者 宋宇晟)你对四川的印象是什么?
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是有着原生态美景的九寨沟?是舌尖热辣的感觉,还是太古里的街拍?是美食红人李子柒,还是火遍全网的“甜野男孩”丁真?是《蜀道难》,还是赵雷的一曲《成都》?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着不一样的四川。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四川的另一面。
丁真微博截图很多人并不了解四川。这从前段时间关于丁真的家在四川还是在西藏的讨论,就可以看出来。
可能是由于太多人以为丁真家在西藏,四川的媒体还特意发了科普微博,告诉大家,“丁真的家乡在四川”。丁真也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成都到我们屋头有600多公里,四川大得很。
四川的确很大:直到上个月,四川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四川88个贫困县才刚全部清零;即便是丁真所在的甘孜州理塘县,也是今年2月才退出贫困县序列。
12月初,记者走进四川省最后一批退出贫困县序列的7县之一——凉山州昭觉县。这里有四川的另一面。
昭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和素来被冠以“天府”之称的成都平原不同,这里包括山原、山间盆地、河漫滩地等多种地形,日照丰富,不乏高原景色。
凉山州的景色。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就如同大家在丁真直播的视频中看到的景象,有蓝天白云,也有遍地的牛粪。
在记者走访的很多村子,原有的农作物相对单调,常常只有马铃薯、荞麦、萝卜等。
昭觉县人民政府网站介绍,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2019年全县彝族人口占98.53%。而在1956年凉山民主改革前,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奴隶制社会。
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完成“一步跨千年”的人们来说,不论从思想意识还是风俗习惯上,都和东部省份的人们有着很多不同。
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诸多原因,昭觉乃至整个凉山州,都成了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2016年11月之前村民出行全部依赖17段架设在悬崖峭壁上由藤条、木棍编成的“天梯”,被称为“悬崖村”。
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今天还保留着村子旧址。
三河村旧址中的土房子。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此前,人们住的是土屋,走的是土路,屋中取暖用的是烟熏火燎的火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这个村子的真实写照。
而在交通更为不便的解放乡火普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曾远旭告诉记者,几年前,村子里还是“交通基本靠走,沟通基本靠吼”。当地彝族群众还固守着传统生活习惯,甚至不乏人畜混居的情况,“有时候到老乡家里去,地上都是牛粪,根本没法下脚”。
要让这样的村子脱贫,谈何容易。
但记者在今年12月看到的已不是这些停留在回忆中的景象。
三河村新貌。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三河村按照“组团式、微田园,大聚居、小杂居”的思路,规划了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152套住房。一个新的三河村已经建成。
火普村也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用上了节能灶,烟熏火燎的火塘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
如今的火普村。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今年5月,部分“悬崖村”贫困户搬入了昭觉县的新家。在昭觉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当地人不用再依靠“天梯”出行,这里有平坦的马路、整齐的楼房。
搬入新家还并不是终点,要做到真脱贫、不返贫则更要下一番功夫。
在对口帮扶下,昭觉县四开乡建成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克服了低温、少雨等不利条件,当地单调的作物也变得丰富起来。园区内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实现了水肥一体与农业物联网全覆盖,一些蔬菜的种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
大棚中种植的蔬菜。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据介绍,先后已有8名贫困户,通过园区培训后回家自主创业,开展越夏蔬菜种植,实现亩产值8000余元。此外,园区的务工、土地流转等也给当地人带来收入。
在三河村,曾经走出大山求学的洛古有格回到家乡,以合作社的形式,和乡亲们一起搞养殖。
在他看来,脱贫至少让这个村子的发展“快进”了十几二十年。
而在整个昭觉县,为了让诸多在彝语环境中长大、不太会说普通话的彝族同胞能更方便地同外界交流,当地出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
如今,已基本实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目标,幼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做操。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当地干部告诉记者,昭觉县之所以在教育领域花费如此精力,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今后能够多看看家乡之外的世界。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