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群体如何解决“乘车难”? 北京亦庄:用绿色描绘科技创新底色 交通运输部:已启动春运筹备工作,将系统安排防疫 中国已累计培养25万多名博士后 125人成为两院院士 山西“组团”开展低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采购费用明显降低 深圳到2025年将新建基础教育学位近百万座 福州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夏建立非法“校园贷”定期评估与长效共治机制 2020海交会将设多个海外分会场 方便海外人才参加 新一代跨座式单轨列车在青岛下线 最高运行时速达100公里 第三部门观察报告:京、粤、闽、沪人均捐赠领先 网络募捐增长强劲 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局长王学银接受审查调查 宁夏建成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监管系统严守保护红线 荆门1份进口牛肉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 未流入市场 中国新型接触网支柱首次出口以色列 华春莹:澳紧追美国步伐臆造“中国威胁论”,给地区乃至世界安全增添不稳定因素 浙江探索个人破产制度:诚信债务人可免纳入“老赖” 国家卫健委:将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准备 悬索桥也能跑高铁?这座中国大桥填补世界空白! 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关键是…… 宁夏推行工地刷脸系统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内蒙古包头:20条措施为教师“减负” 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受贿案一审宣判 专家:体育高考,应该实行 专访:体育高考,比较急迫 中国远洋捕鱼掠夺地区资源?华春莹:中方敦促美方不要满世界挑拨离间 辽宁为3.3万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1.4亿元 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民政部:六方面着力 民政部:明年1月1日起办理离婚将设冷静期 财政部: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最严“禁捕令” 共护一江鱼 交通运输部:聚焦进口冷链食品运输等环节 做好疫情防控 民航局:6月8日以来已对133个国际客运航班实施熔断 中方回应美众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该案如最终成法,将损害美自身利益 2021届高校毕业生预计909万 教育部推出“组合拳”促就业 人民网评:这个补充安排丰富了“一国两制”实践内涵 专家:体育高考,宜早做筹备 美以“强迫劳动”为由禁止进口新疆棉花 华春莹:此举是在制造“强制失业”“强制贫困” 华春莹回应美攻击中国军民融合政策:纯属“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冲锋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国资国企驻村第一书记 美方攻击中国军民融合政策 外交部:典型的双标 广州公安“放管服”改革释放便捷红利 重点来了丨如何防止返贫?权威声音告诉你! 润禧艾灸与祉云中医智能镜携手为办公室职人调理亚健康 辉瑞新冠疫苗首获批准 但能否防止病毒感染仍待研究 国产新冠疫苗传来重磅好消息!这些股有望脱颖而出丨牛熊眼 信托业三季报:压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致规模下降,净利润同比下滑两成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35.94亿元,净买入比亚迪8.72亿元 社区团购赛道融资超百亿,规模效应能否打破亏损魔咒? 机构今日买入这10股,买入品渥食品9253万元丨牛熊眼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残疾人群体如何解决“乘车难”?

2020-12-04 09:25:15来源:新华网

残疾人群体如何解决“乘车难”?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题:残疾人群体如何解决“乘车难”?

新华社记者孔祥鑫、邰思聪、吴文诩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顺畅与否直接关乎他们的幸福指数。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解公共交通线路的无障碍设施。设备老旧造成改造难度大、先期规划不合理、司乘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长期存在,给残疾人群体交通出行带来不少困扰。

公交车无障碍踏板仍是“新鲜事物”

无障碍环境是面向所有社会成员建设,使其在从事社会活动时能够自主、顺畅、安全通行和使用的环境。面对人民群众对无障碍出行的迫切需求,全国不少省份都在公共交通工具的无障碍改造上进行尝试:上海市新型低地板无障碍公交车均安装有气囊,具备侧倾功能;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引进的新型纯电动公交车配有“侧跪”、无障碍通道、上下车警铃等七项助残人性化设施。

尽管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但无障碍设施“有而不优”、闲置、使用率低现象仍然存在。

作为多年的轮椅使用者,北京新起点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之一杜鹏乘坐公交车的次数却屈指可数。“我们残疾人都会乘坐无障碍公交车,但我第一次乘坐的时候,无障碍踏板不仅无法使用,上下车还都得靠车厢内的安全员与其他乘客合力抬下去。”杜鹏说,与其麻烦他人,索性也就不再坐了,不如乘坐地铁或直接打车。

记者调查发现,无障碍踏板对于很多人而言仍然是“新鲜物件”。不少网友表示:“无障碍踏板设计很棒,但是第一次见。”“经常看到,但不知道怎么用,也没见人用过。”“大家都是早晚高峰出行,几乎也见不到残疾人出门,所以看不到他们用无障碍踏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煜表示,由于相关设施不常用,乘务员也不甚了解,设备老化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比较普遍,企业也没有动力自主进行更新维护工作。同时,公共交通相关的无障碍规范标准也非强制性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关注。

公共交通系统“无障碍”还有多远?

据了解,北京市建立了1475人的专业无障碍监督员队伍,同时还有不少社会无障碍监督员参与日常的无障碍设施改造、监督、验收工作。不少残障人士表示,当前,公共交通系统仍存在接泊高差不标准、线路设施老旧、司乘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实现公共交通系统“无障碍”依然任重道远。

——接泊高差不标准,车站成了新障碍。杜鹏表示,目前,不少地铁线路都配备了无障碍直梯以及方便轮椅行动的坡道,但出了地铁站的人行道就开始出现问题。记者在北京地铁14号线金台路站一出入口看到,与地铁站接泊的人行道上不仅堆满了共享单车,而且人行道距离地面高度近10厘米,也没有后续坡道供残疾人使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吕世明表示,辽宁省大连市曾建设过一批港湾式车站,车站人行道窄、柱子多,加上垂直路面的站牌,使轮椅很难通行,车站也成了新障碍。

——线路设施老旧,只能寻求替代性措施。受访专家表示,虽然不少新建公交站、地铁站都配备了无障碍设施,但一些老旧线路因设施年代久远,无法大面积改造,只能寻求替代性措施进行辅助。例如,残疾人乘坐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进站时,可联系站台工作人员帮忙使用“爬楼机”上下楼,但需要换乘时,由于换乘走廊狭窄,无法使用替代性设备,只能依靠人力帮助残疾人换乘。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副处长田永英表示,公共交通线路内空间狭小,无障碍设施的改造范围不大,但难度很大。

——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客观因素影响大。杜鹏表示,在使用无障碍设施的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司乘服务人员态度友好,愿意主动提供帮助,但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仍有待提升。同时,记者发现,由于早晚高峰等原因,公交车无法完全保证停靠在有坡道或方便踏板衔接的站台旁,这也加大了残疾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难度。

残疾人“乘车难”全面改善期待“破冰”

根据2018年1月多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到2035年,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的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将基本建成,服务环境持续改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能够充分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出行需要。受访专家表示,距离实施意见中的要求,公共交通方面还可进一步改善提升。

宋煜表示,公共交通硬件设施要系统规划,车辆硬件缺失、破损要及时整改。譬如站台边缘坡道、盲道、标识等公共交通硬件设施在建设前应提前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和施工,便于无障碍环境的整体建设。北京新起点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之一唐占鑫表示,对于车辆内轮椅踏板、安全带、轮椅防滑固定装置等设施缺失、破损等问题要及时整改,方便残疾人使用。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汪凯燕表示,目前无障碍环境系统化建设、规范化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其中关键问题是要根据国情变化修订相关法律,进一步明确主管机构的职责。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做到各自管辖系统间无缝衔接,使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更顺畅,确保残疾人享有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

无障碍环境是衡量城市温度的一把尺,公共交通系统工作人员的无障碍理念、对残障人士的服务态度仍可进一步提高。受访残障人士表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司乘人员、车辆安全员的无障碍知识培训,培养无障碍理念,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宋煜认为,“无障碍受益人群”包括了残疾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以及患病的失能半失能人士等,也包括孕妇、儿童和存在需要的人员,强调无障碍环境要普惠全龄人群。只有突破了以往只有残疾人才是无障碍受益群体的观念,才能扎实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为建立全龄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 【编辑:张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