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宁11月25日电 题:中国唯一撒拉族自治县:新观念代替旧民俗 冷了场面鼓了腰包
作者 李江宁
“以前村民几乎人人身上有债,娶个媳妇脸上是笑的,心里是哭的。”说起三年前村里的状况,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乙日亥村村长韩学军感慨道。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这里山大沟深、地处偏远。“乙日亥”撒拉语意为“遥远的地方”。在这个远离城市的小村庄里,居住着撒拉、回等多个民族,前些年旧民族风俗在这里慢慢“变了味”,攀比之风日渐加重。
“以前循化县结婚的彩礼是青海省内最高的,而且还在连年攀升,20万元(人民币,下同)起步,还要给新娘买至少80克的黄金首饰,再加上定茶钱、宴席钱等一系列的费用,男子娶个媳妇要花费至少40万。”韩学军告诉记者。
在这样高昂的结婚费用背后,藏着村民们道不尽的苦水。乙日亥村相较于循化县其他村庄,气候条件差、耕地少、人口多、没有经济作物、且农作物产量少,村民们的经济收入全靠外出打工。曾经村民们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到3000元左右,在这种本就不宽裕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因婚致贫的大军中。
“2013年儿子结婚的时候,女方要了10万元彩礼,这在当时还算少的,可是这10万块钱,真是掏空了家底,也欠上了债。”乙日亥村村民韩亥子日说。
今年63岁的韩亥子日一直靠在外修路干活赚钱养家糊口。“每天从早上七点干到晚七点,一个月赚1000块钱,一年下来也只有1万多元。”韩亥子日告诉记者。为了给儿子娶媳妇,他和妻子四处借钱,总算凑够了10万元,儿子的一场婚礼,掏空了整个韩家。
婚礼刚结束,儿子就带着儿媳离开家去打工了。“没办法,我也想他们在家里舒舒服服过日子,可是家里欠债太多了,我现在年纪大了,打不了工,只有靠他们自己去打工还债。”韩亥子日无奈道。
为了改变循化地区旧风俗给民众带来的苦楚,2018年11月,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发布了《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就婚庆事宜提出具体要求,穆斯林地区婚礼费用不超过12万元。
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村民们身上的担子总算是放了下来。“我赶上了好时候,我儿子前段时间刚结了婚,结婚全部费用下来就是十万块钱左右,虽然家里不算富裕,但也不至于到处借钱结婚了。”韩学军说。
“2018年指导意见下来以后,村里几乎没有女孩子因婚辍学的现象出现了,对于女孩子来说,有了知识才能更好地经营家庭生活。”韩学军说。
摆脱了“天价彩礼”,如今的乙日亥村村民们终于过上了不欠债的轻松日子。“现在村里的红白喜事都从简,没有以前的大排场,大伙的思想观念也在慢慢转变。”韩亥子日说,“省下来的钱,大家都盖了新房子,做起小生意,日子好多了。”(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