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饭碗的来了。”近日,正值沪上中小学发招贤榜补充师资的旺季。一些示范性高中流传出的预录取名单特别亮眼,几乎清一色是国内顶尖“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其中不乏博士学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学历人才甘愿从事基础教育,是不是大材小用?传统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就业机会是不是被挤占?如此现象又会为我国师范教育的转型提出什么样的新课题?
非师范生竞争岗位
这几天,本市一所知名中学的新招聘教师名单在坊间盛传。十多名拟录取者中,博士占了近四成,其余均为硕士,不少出自北大、复旦、同济这样的“名门”,华东师大毕业的仅占不到五分之一。“事实上,放眼全市的市级示范性高中,这几年招聘几乎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门槛都定在原211高校以上,几大主要学科基本上都是招985高校硕士以上的毕业生。一般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也会很自觉地将简历投向小学,充其量就是到初中碰碰运气。”一名沪上高中校长感叹说。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生特别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加入到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来,这肯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进才中学南校校长亓大江说,现在教师队伍的选人、用人走向多元,一些新开办学校每年招聘的新教师中,非师范生并不少见;另一方面,即便是名牌高校的高学历毕业生,其就业观也有很大变化,与师范生竞争从教岗位并不丢面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是否增设师范专业
有意思的是,鉴于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的从教意愿逐年提高,国内已有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增设师范专业,例如,南京大学就专门成立了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并非“创新”,众所周知,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只是后来全国院系调整,复旦不再设教育专业。
当然,目前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要不要开设师范专业,也存在不同声音。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综合性院校办师范专业要发挥综合性优势,必须重视教学,因为我国综合性院校普遍存在重学术研究、轻技能培养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高校学科交叉优势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在师范专业教育上。
做“基本盘”挖“活泉眼”
目前,有综合性院校、“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愿意留在大城市,情愿赴中学乃至小学任教,对此,基层学校普遍的评价是这些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错,但要适应教学岗位尚需一段“职业化”过程。
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主任王健表示,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但也要客观地看到,名牌大学毕业生进入基础教育岗位的毕竟是少数,他们也不是基础教育师资补充的主体,支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依然是师范生。名牌大学毕业生进入示范性高中,有利于实现高水平的因材施教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
“我们刚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名牌大学毕业生和师范生在从教若干年后,影响他们事业成就的因素中,第一学历并非关键变量,而是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对学生的爱、对业务的钻研等因素,决定了他们能否真正成为一名好教师。”王健说,因为教师是“临床性”很强的职业,现在有必要一方面做大做强师范院校供给的“基本盘”,另一方面要挖掘高水平综合性大学里乐于从教的“活泉眼”。
首席记者王蔚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