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11月5日电 (记者 王子谦)由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中美研究中心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5日在海口举办,来自28个国家、地区的500名官员、学者及涉海国际组织代表共议多边框架下的全球海洋治理。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设置全球海洋治理与区域实践、海上安全合作与风险管控、海洋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海洋前沿问题研究和海洋治理能力建设、海洋治理新思路与新倡议等议题。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致辞时指出,当前人类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海洋环境危机,但“逆全球化”思潮冲击了基于多边主义原则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如何有效维护这一体系,是现阶段全球海洋合作与治理的首要问题。
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尔·洛奇说,随着人类社会将获取资源的视角转向国际海底区域,建立一整套海底环境保护规章愈加迫切。各国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确保遵守共同的国际海底开发规则。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认为,新冠疫情的暴发说明多边主义是国际社会探寻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必由之路,而海洋合作与治理离不开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保障。
与会嘉宾指出,南海海洋环境关系到沿岸多国的国计民生,周边国家应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呼吁,南海沿岸国应加强渔业资源养护、海洋环境保护等功能性领域的合作。她回顾了菲律宾与中国、越南在南海开展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合作的成功经验,认为共同开发与保护无损相关方权益主张。傅莹也认为,南海地区国家需要秉持更加宽阔的、超越零和博弈的海洋视野,更多思考共赢和协同发展。
吴士存建议,专家学者应以南海为开端,建立致力于全球和区域海洋合作的“学术共同体”,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海洋合作领域和海洋治理为指引,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南海经验”和“南海方案”,以此促进国际社会重建对全球海洋治理与合作的信心。(完)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