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长生不老的渴求历久不衰。秦皇汉武求取海外仙方的狂热行径和唐代诸帝对金丹灵药的前赴后继,在这些努力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为了获得更长的寿命,人类的想象力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但在18世纪前,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仍然停滞不前,而从18世纪之后,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却突然间突飞猛进,以每世纪至少10年的速度飞速发展,到21世纪初,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高达71.5岁,其中日本最高,达83.4岁。
人类的预期寿命增长速度之快,原因很简单,科技的进步将人类的致死的原因大大降低了。如果人体的某一种器官出了毛病,能不能换上一个新的器官继续工作呢?科学家为了能更好地治愈病人,已经在替代器官这条路上探究了上百年,从最早的器官移植,再到近十几年来人造器官的逐渐完善,再到近年来通过干细胞培养形成类器官。
人造肺
2019年5月3日,《科学》杂志封面报道,美国莱斯大学与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带来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一个由水凝胶3D打印而成的肺模型,它具有与人体血管、气管结构相同的网络结构,能够像肺部一样朝周围的血管输送氧气,完成“呼吸”过程。从外形来看,这个人造器官还没有一枚硬币大。
人工心脏
2017年7月14日,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功能材料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人工心脏。它看起来像真实心脏,跳动起来也与其无异。虽然近期内不能像真实心脏一样工作,但是这项成果暗示了未来人们有望开发并应用更小的、与人类器官更相近的人造器官。
人造子宫
2017年4月,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阿南·弗雷克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文章称,他们打造的“人造子宫”首次通过了动物试验。试验中,8只早产羔羊在“子宫”内生活了4周,打破了子宫外装置维持胎儿稳定机能的时间纪录。
研究人员制造了一个充满人造羊水(含有盐和其他电解质的温水)的聚乙烯薄膜袋来模拟母羊的子宫,通过脐带接口连接氧气,形成封闭的流体人造环境。在聚乙烯薄膜袋外,配置一台机器胎盘,胎盘的“血管”与早产小羊的脐带连通。
这一技术虽然鼓舞人心,但研究人员表示,“人造子宫”并不能完成长达9个月的孕期,目前还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可以替代最早的胎儿生长阶段。
人造声带
威斯康星大学内森·韦勒姆带领的研究团队第一次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人造声带”,这一成果2015年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上。声带是喉部两片薄薄的膜状结构,它们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有了它们的振动,人才能发出声音。由于疾病和手术的原因,不少患者的声带受损,失去了原本的功能,而“人造声带”的出现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实验室中的人造声带是利用两种细胞培养而成的:构成主体部分的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以及覆盖表面的上皮细胞。这些细胞都来自人类的声带组织,研究者们从一具遗体和四位患者切除的声带中获取了它们。
人造假肢
除了各种人造器官,还有各式各样的假肢帮助人类享受生活。
科技进步让长命百岁不是难题,但靠科技来延续的生命究竟算不算是人生?早在1888年,一个叫沃尔特·贝赞特的作家就写了一篇很特别的科幻小说《里面的房子》,在小说里,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可以长生不老,生理上的一切疾病都得到医治,但意外之死却难以避免。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危险,人们只能住在统一设计、一模一样的房子里,穿同样的衣服,在公共餐厅里吃同样的食物。为了保证每个人都活得很“安全”,永生世界被政务委员会统治,毫无疑问,为了永生这个崇高的目的,委员会必须无孔不入地支配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完美的令人窒息的乌托邦就这样被建立在永生不死的基础上。
所以,将来等你的生命走到尽头,你愿意靠人造器官继续活着吗?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刘峥 综合新周刊、中国科学技术馆、环球时报、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