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10月22日电 (程焱)百岁老党员、老战士徐亚球仍然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时不时还做做笔记,有时候去校园内走一走,碰到学生,还喜欢坐下来与他们一起聊聊天,他常常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
出生于1921年的徐亚球是安徽医科大学离休干部,也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0日,徐亚球老人用颤抖的双手佩戴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并向专程走访慰问的安徽医科大学师生代表深情回忆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徐亚球1951年执行任务时在中朝边界临江市的留影。安徽医科大学供图接受任务勇赴朝鲜
1939年,从小在革命家庭耳濡目染的徐亚球投笔从戎,开展抗日游击活动,1940年参加新四军。经过艰苦复杂环境下的锻炼,19岁便学会带兵打仗。1942年10月,徐亚球光荣入党。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实行武装干涉,不断侵入中国领空,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徐亚球被任命为26军88师军法处处长,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成为“最可爱的人”。
26军进入朝鲜后,克服了艰苦困难的条件,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战役和两个包围歼灭战,取得了多次胜利。在徐亚球的回忆中,最难忘的是镇守上甘岭北面五圣山时的情景。
“当时,88师262团(后改为军特务团)坚守在这个阵地,美军以两个团的步兵和数十辆坦克及大炮飞机向我军坚守的山头猛烈进攻,进行了20多次的轮番轰炸,但一次次都被我军打垮,我方先后杀敌3000余人,却也付出了副团长以下2000余人伤亡的代价。”徐亚球的一个侄子当时坚守在五圣山背面的防空洞里,因遭受敌机轰炸而壮烈牺牲。
徐亚球在鸭绿江边。安徽医科大学供图当时部队在山地开山打洞,构筑工事,组成防御体系,没有机械作业工具,战士们就用铁锹和十字镐开山打洞,劳动强度非常大。“十字镐磨成了小锤子,铁锹磨成了锅铲大小,战士们的军衣也都拉扯得破烂不堪。”有时,部队的粮食供应不上,只有把后方运来的炒面当干粮,战士们就抓起一把炒面,和着雪水吞下。更有甚者,炒面也没有了,只能在山上挖野菜充饥。祖国慰问团的同志看到这样艰苦的场景时,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当询问大家有什么要求时,战士们一致说:“我们只要有粮食、子弹,就能坚持战斗,再艰苦也要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我们战士这种不畏强权、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才能做到。这是任何国家的军队都无法相比的!”徐亚球激动地说。
徐亚球佩戴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安徽医科大学供图英勇负伤生死与共
朝鲜战争是激烈残酷的,时刻都会有危险发生,徐亚球也遇到过多次。“有一次军部派我到后方收容伤病员,当乘坐的卡车夜行至山顶时,美军飞机打出照明弹,发现我们乘坐的卡车后立即射击。”徐亚球和同行的战友急速跳车,刚跳下车就被山上滑落下来的冰块绊倒,顺坡下滑的卡车车轮从徐亚球的右脚面轧过,疼痛难忍。幸运的是,他们躲过了轰炸,卡车也得以保全,徐亚球被送到野战医院,经检查只是轻微骨裂。“从那以后,我的脚伤存在至今。”
在朝鲜战场上,因为隔山隔水,上级机关召集下级指挥员集体开会也很困难。部队党委和首长对战斗行动作出决定后,有时由机关的干部带着命令到下级部队传达。徐亚球回忆起执行任务时的两次遇险过程。
一次徐亚球带着参谋、干事、警卫员等人从师部下团传达战斗任务,当时是白天,行走在白雪皑皑道路上的一行人被敌机发现。敌机向我军俯冲扫射,徐亚球立即命令同志们跳到马路下面的雪坑中,将雨衣翻过来,用白色的里子朝上遮蔽,迷惑了敌机,避免了损伤。还有一次,同样是在马路上行走时被敌机发现,当时路边有一块很高很宽的岩石,徐亚球带领同志们以岩石下部的凹陷作为掩护,并来回跳动,才避免了伤亡。
抗美援朝时期的朝鲜战场可以说是条件非常艰苦的,战友间结下了深厚感情和友谊。徐亚球非常怀念一起并肩战斗和牺牲的战友,他曾经在故乡江苏沭阳县遇到了曾经的警卫员,他们激动地畅谈战争年代同生共死、共同患难岁月的情景,数十年过去了,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1981年,徐亚球来到安徽医科大学(当时的安徽医学院),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负责全校的党政工作,1984年离休。徐亚球先后获得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