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基:创造旱区小麦育种奇迹
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伴随着高亢嘹亮的秦腔,在广袤的小麦田里,梁增基望着远方。这是由陕西省科普宣传教育中心拍摄、获得“科学也偶像”科学家精神短视频征集活动三等奖的作品《梁增基——中国旱区小麦育种及栽培专家》的片头。
梁增基,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农技推广中心退休研究员。他创造了我国旱区小麦育种的奇迹,培育的小麦良种累计在旱区推广超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他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锈病的南北传播。
在黄土高原的农民中,流传着“旱塬小麦创奇迹,吃粮想着梁增基”“要想多打粮,赶紧找老梁”的民谣。
爱国:长武的第一个大学生,广东仔扎根陕西59年
“我是1933年出生的,我老家是广东人。我是第一个到长武的大学生。一来到这里,看到灾害特别严重,群众也没粮吃,全省平均亩产37公斤。”在短视频中,梁增基乡音已经改变,有了陕西味。
1961年,年仅28岁的梁增基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他背起行囊,来到了地处渭北旱塬的偏远小城——长武。眼前的农技站,几间土坯瓦房、一张漆皮脱落的三斗桌、一条三条腿板凳和一个没有席片的土炕,这位广东岭南鱼米之乡的汉子惊呆了。
当看到面黄肌瘦的小孩啃着坚硬如石的高粱面窝窝头,看到单产不过百斤的小麦田地时,他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
这一扎根就是,59年。
一件白衬衣、一顶草帽成了他的“标配”:白天到地头观察长势,晚上回到家整理资料,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他废寝忘食,常以开水泡馍充饥,常以麦苗作伴聊天,常以田坎当床打盹。老同事段长林回忆说,冬天,宿舍像个冰窖,梁增基边哆嗦边写材料。夏天,烈日晒得皮肤发烫,他在田里一干就是一天。
如今87岁高龄的他仍耳聪目明,像年轻时一样,在试验田里一站就是一天。
“每当我累得不行,抬头一看梁老师还在那里,就会感到榜样的力量。”梁增基的学生兼同事慕芳说,“梁老师几乎每天都到试验田来,选种、杂交、管理,凡事亲力亲为。我们曾疑惑为何梁老师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后来明白了,奋斗者永远年轻。”
创新:育出7个旱区小麦良种,累计增产25亿公斤
“我是学农的,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种引不成,唯一的办法就是搞育种。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要拿出新东西,把我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的手上。”在短视频里,梁增基这样说。
梁增基的办公室里有一面“标本墙”,那是他50多年来育出的7个小麦良种。正是这些小麦良种,让旱塬小麦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当初在长武,做育种,一切要从零开始。
几十年如一日,梁增基在“无技术基础”“无育种场地”的条件下,突破和创新高强抗锈、抗旱高产、多抗优质、高产优质、用调节播期避开病毒病并提高抗冻性等五大难题,培育了国审的“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省审的“7125”“702”“长武131”,在陕甘旱区和河南部分区域推广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中科院验收组专家唐登银研究员这样评价“长旱58”:“旱地小麦长得像水地一样是个奇迹。”
81岁那年,梁增基培育出抗旱丰产、适应性更强的“长航一号”,如今已推广60多万亩。
“我的新希望是,我又育成的三个品种,经中国农科院测试,品质达到国家一等标准的强筋优质。目前旱区还没有这样的品种,国家东部有,但是少,要靠进口,特别是这些品种品质不亚于东部最优品种,抗病性则远优于东部品种,审定后可在东西部大范围推广。”梁增基说。
梁增基所说的新成果是由他全程操作,用中美两国双优质品种组配、优质积加、优缺点互补(这又是一项创新)的方法进行,并通过具体示范行动带领2017年新成立的“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成长,既出了品种,又培养了人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就这样,梁增基在育种道路上前行,仍然一如既往地眷恋着黄土高原这片热土。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