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0月20日电 (李秋莹)“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10月20日,上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简称上海市人普办)主任施方表示,对于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型城市来说,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查清和掌握上海人口底数,对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
据了解,上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工作已于10月11日开始,11月1日零时为普查的标准时点。
施方介绍,考虑到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较高,也为了减少对普查对象的打扰,本次人口普查首次尝试自主填报。
中新网记者会上获悉,这次人口普查对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相同,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需要进行普查登记。
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如何开展好外籍人口的调查工作?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们对上海外籍人士较为密集的小区进行加强宣传,还有准备好的英法日韩俄五种语言的《致在境内居住的外籍人员的一封信》,用以对外籍人士进行宣传。”
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内容相比,本次人口普查将首次采集普查对象的身份证号码。
施方介绍,身份证号码的登记一方面可以做到普查数据不重不漏。“如果有父母短期来沪照顾子女的情况,进行身份证号码的登记就便于后期的数据对比,重复数据将被剔除,以保证数据不重复。”另一方面实现普查数据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对于提高普查数据采集处理效能和数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记者获悉,在国外没有定居的中国公民也是这次普查的对象,对于因疫情未能及时回国的留学生和短期工作人员,会在户口所在地由家人或单位(集体户口)提供相关信息,进行普查登记。
登记了身份证、房产信息等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有保障吗?对此施方介绍,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本次人口普查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据了解,普查员在开展普查工作前,必须签订保密承诺书,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按照国家网络安全三级等保的标准进行安全管理,采用多种安全技术。移动端和服务器端采取了严密的数据加密和脱敏技术,保证公民个人信息不在互联网通道泄露和落地。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普查数据的用途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普查取得的数据,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部门和单位对各级行政管理工作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编辑: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