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如何实现“双赢”?专家“支招”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
新华社成都10月15日电(记者康锦谦)“传统牦牛肉绿色加工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我们正积极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传统牦牛肉制品绿色加工工艺流程。”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刘书杰在作报告时说。
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青藏高原’项目群交流暨生态畜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召开,80余位专家学者就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保护、生态畜牧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我们进行了合理冷季补饲试验,结果牦牛饲养周期缩短约2.5年,这样就解决了高寒草地畜牧业季节性营养失衡瓶颈问题。”刘书杰说。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姬秋梅研究员目前正从事着青藏高原社区生态畜牧业研究工作。她告诉记者,目前业界正努力探索适应青藏高原自然和人文特色的社区模式与示范方法,破解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难题。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刘刚副研究员表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畜牧业应该以牧民为主体,将草地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相结合,走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美的发展路径。
刘刚介绍,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安曲镇,专家和牧民通过研究示范季节轮牧技术、退化草地免耕改良技术等方式保护草场。同时当地也集成构建示范了“单户+联户+社区”三级饲草供给体系,通过“蹄耕法卧圈种燕麦草”等方法,令干草产量达到每亩300至800公斤,做到保护草场和产业发展两不误。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青藏高原社区生态畜牧业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组、青藏高原牦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组主办,会议将持续到16日。 【编辑:郭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