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孙军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大家眼中的农业科技达人、企业家。这些年,他深耕现代化农业,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带着家乡父老一起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9月初,空气中依然带着丝丝炎热,走进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魏塘街道的一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整齐划一的生产温室和现代化的厂房遥遥相望,农田、果树、荷塘、鱼塘错落有致,构成了风景独特的生态农场,一个现代化农业经济园区赫然呈现在眼前。
“这是水凝纳米膜栽培植物、水培植物,这是数字化农业中央监控大厅、智能化农业检测中心。”每一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一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军都了如指掌。
孙军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大家眼中的农业科技达人、农民企业家。这些年,他深耕现代化农业,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带着家乡父老一起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回乡种田,越干越有劲
1989年,孙军被分配到嘉善县审计局工作,拥有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在体制内工作了12年后,孙军决定“下海”搏一搏。2001年,他辞去公职下海办企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9年,在企业发展正当好的时候,他又决定回乡发展,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一举动,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实在有点“傻”。
谈及回乡初衷,孙军说,每次回来,家乡变化都不大,村民辛苦一年也只是勉强维持生活,“传统农业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人为主,生产方式较为分散,技术含量偏低,产量不高,也卖不出好价钱,农民的收入一直上不去。我就想能不能改善传统农业效益低的现状,带着家乡父老一起致富。”
孙军的家乡在嘉善县魏塘街道长秀村,这里四面环水、土地肥沃、交通便捷,近万亩耕地98%是水田,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
“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农业也要发展高科技。”为此,孙军成立了公司和合作社,搞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引进新技术,加强品控管理,种放心菜,立志做安全农产品。
在农村,长期维持着单一的生产模式,进行新兴的农技推广,需要看得见的成效。“你跟村里百姓说水培、无土栽培,他们没接触过,能不能种活,能不能挣到钱,大家没谱,也不敢尝试。”孙军说,一开始,他只能边试边干,通过新技术将农产品种植出来,“大家看到产品产量高,品质好,自然愿意一起推广新技术。”
由于注重品质,孙军带领村民种植出来的农产品逐渐积累了口碑、销量不断扩大,村民的“钱袋子”鼓了,生活更有盼头,孙军也是打心眼里高兴,“感觉越干越有劲!”
两次转型,致富路越走越宽
致富就是要增加收入,为了这一目标,孙军一直都在“折腾”。
在合作社发展相对稳定以后,他又开始思考怎么将农产品卖出好价格,“我们种植的农产品,绿色、安全,但是进入大型超市、菜场除了需要繁琐的程序,更免不了打价格战,这样一来,到农户手里的钱就少了。”
“能不能搭建起农民和市民之间直接产销的平台,减环节、降费用,提高农民收入?”循着这个思路,孙军创办了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一家家生鲜连锁菜市相继开业,优质农产品直接到了百姓餐桌。这一次转型,打通了农民与市场间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不用再也担心种的菜卖不出去,收入增加了不少。”周遭的村民喜笑颜开。为了实现优质优价,孙军基本以高于市场价10%-15%的价格收购村民的农产品,只一点,“一定要保证是‘放心菜’”。
这些年,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蓝图徐徐展开,孙军的梦想也更加远大了。“我希望农业能够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能够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村能够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公司的第二次转型开始了,这一次,孙军想用工业思维发展农业经济园,以此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给农民带去更多致富路。
孙军走访调研了国内部分农业产业园区,发现不少园区还是定位为种植养殖基地,缺乏前端种业、生产资料、设施设备、技术等服务,后期产业也没有围绕农业发展,偏离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轨道,最终只是让企业家致富,却不能实实在在给农民带来收益。
他认为,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加快补齐前端、后期短板,打造拥有全产业链的农业经济园区,提供农产品从种植到深加工一系列服务,让农产品更多附加值留在园区、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说干就干,2015年,孙军成立了集农业技术研发与标准化生产管控、生鲜菜市连锁、农业体验园区、安全农产品O2O电商平台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这里也是一个孵化园,一个创新创业基地。为了在农民与科技成果间架起一座便捷桥梁,公司与浙江省农科院建立经常性联系,除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农科院的专家时常会来指导。
朱金良是一名职业农民,凭经验种了一辈子水果蔬菜的他,如今转型当上了一名技术员,“我们的种植技术一直在更新,我也一直在学习,这样才能产量高,种得更好。”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孙军更是致力于为农业、农村、农民代言,提出了关于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农民创业等意见建议,为农村争取人才、为农民争取要素资源,把来自田间地头最基层的声音带到了中央。
山海协作,身体力行扶贫忙
今年5月底,丽水市庆元县12个贫困村收到了来自嘉善县工商联(总商会)的一份60万元的大礼包。这是一笔扶贫分红款,也是孙军身体力行,推动扶贫的结果。
嘉善县与庆元县于2008年成为友好结对县。2016年12月,两地签订了“山海协作”工程结对协议。“前几年,我一直想着帮助家乡父老致富。这些年,家乡发展好了,我又想着能不能帮助更多的人,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2018年,孙军多次跟随嘉善县总商会来到庆元县,挨村挨户走访了十几个贫困村。
庆元县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禀赋优越,食用菌产业是县里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年产量在1.2亿段左右,其中香菇产量占66%,5万段以上的香菇生产大户达224家。
在走访调研中,孙军看到,很多农户家里的菌菇销路不畅,“鲜菇不能久存,采摘后如果没有及时销售,品质下降后菇农就卖不出好价钱。”
“我们有成熟的渠道和专业优势,商会有平台资源,庆元有优质农副产品。”孙军当即想到了做融合文章,和嘉善县总商会一商量,一拍即合。2019年,在嘉善县总商会牵头下,孙军的公司与丽水市庆元县12个贫困村达成合作。
“一方面,公司通过采购庆元当地农副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让当地农民实现劳动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合作协议中约定,前两年经营实现的部分利润归庆元分配,用于发展结对贫困村的民生事业,增强结对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实力。”孙军表示,多条腿走路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
由于有专业渠道和经营团队,公司成立不久,就已推广庆元县农副产品超百万元。如今,公司销售范围扩大到四川省九寨沟县,积极开展东西部合作。
脱贫攻坚要坚持为贫困地区“造血”,孙军不断探索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创新扶贫形式,做深做实产业链扶贫。“今年初,我们为全国与浙江结对的80多个贫困县销售优质农产品,消费扶贫实现了线上线下的立体服务。贫困地区农产品走进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食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项活动为贫困地区销售优质农产品达1650万元。”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全国脱贫攻坚评选委员会委员,孙军深感使命在肩。“下一步,要与贫困地区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为他们送去技术,送去新理念,帮助他们搞好现代化农业。农业的春天已经来了,脱贫攻坚后,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策划:王萍、于浩、李小健
记者:于浩、赵晓思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