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深化医改破解儿科医生荒
郑宇飞
近日,因绩效考核过低,某地一家医院的儿科医护人员联名向院领导提出转岗。面对舆论场中的质疑声浪,院方发布声明,表示已调整了相关绩效发放标准,将儿科医护人员的绩效“倾斜”到平均水平。
以“联名”才实现“倾斜”,靠“倾斜”才达到“平均”,坎坷的“维权”过程,折射出的恰恰是当前不少儿科医生的现实困境。长期以来,在活多钱少、执业环境不佳等因素下,儿科医生人才颇为紧缺。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每万名儿童仅对应4名儿科医生。同时,儿科医生还出现大批流失,其中半数以上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力量。随着“二孩时代”全面到来,儿医资源更加捉襟见肘。每到流感高发季节,儿科诊室人满为患、一号难求竟成常态。可以说,破解儿科医生荒已经成为一项紧要的社会课题。
儿科医生荒为何产生?一方面,儿科科室工作强度大,每天接诊百余人的工作量堪称全院前列;另一方面,儿科在业内常被称为“哑科”,孩子陈述不清、家长七嘴八舌,大大增加了诊疗难度。而孩子看病难免哭闹,有些家长却总怪到医护人员头上,更有甚者一言不合便恶语相向、大打出手,也导致儿科成为医疗纠纷的“高发地”。工作又难又累,待遇还处于“末流”,医学生里流传的“千万别干小儿科”的“忠告”背后,何尝不是从业者的深深无奈。
儿科医生荒只是表象,深层看还是行业改革的推进问题。随着医改进程,在“以技养医”而非“以药养医”的大逻辑下,如何以更专业、更细化的标准衡量医生的工作量,切实体现出他们的劳动价值,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医院内部在薪酬待遇的设立上,对儿科、传染科、病理科等地位重要但待遇较差的“边缘”科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倾斜。当然,相关部门、高校更要在专业培养、人才供给上多下功夫,不能总是等毕业生进了医院再“紧急”培训、调岗转岗。
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奠基人之一胡亚美院士曾言,“凌晨看到孩子苏醒过来,睁开眼叫我一声‘阿姨’或‘奶奶’时,我就会觉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我。”医者仁心,儿科医生守护着孩子们的健康,也守护着未来的希望。全社会对儿科医生工作的特殊性多些理解,让他们获得更多职业尊崇感,也会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更加健康。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