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9月29日电 (记者 尹海明 夏宾)由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承办的国是论坛之第三期“能源中国”29日在海口举行,来自多个部门的官员、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出席当天论坛,围绕中国汽车电动化发展建言献策。
“能源中国”系列论坛聚焦在低碳能源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领域,旨在促进上述领域的高水平、深层次的交流,并推动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认为,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外部环境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等因素的背景下,加强部门政策协同,加快汽车电动化,构建汽车零排放转型的政策支撑体系,对于实现“十四五”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她进一步称,从更宽广、更深层次的视野出发,汽车电动化关乎中国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对于建设低碳清洁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展示中国良好形象意义重大。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中国近期宣布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该目标,交通电动化将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人均机动车拥有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距离很远,要买车用车但又不能增加排放,这时候电动车有了用武之地。”邹骥直言,中国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产业等方面正走向世界前列,这对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作用会更加凸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指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已经超过400万辆,占全球50%以上,居世界第一。
他提到,从2014年至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一直快速增长,随后增速略有下降,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补贴政策作用减弱,产业发展由原来政策导向逐渐向市场导向转换,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上述波动,现在亟待新的产业政策来接力,使新能源汽车能有持续向好的发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指出,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行业共识,未来15年,汽车电动化将加速发展,市场占有量快速提升。
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500万辆,销量占比在15%到25%之间;2030年保有量超8000万辆,销量占比在30%到40%;2035年保有量超1.6亿辆,销量占比50%到60%。
“锂电池能不能得到清洁环保的回收,决定了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初衷是不是能很好地实现,如果我们后端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初衷就要大打折扣。”中国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特别提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韦洪莲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回收体系,提升技术体系的成熟度,且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防范关键矿物资源安全风险,需要统筹长远考虑,保证中国新能源产业能够稳定持续发展。(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