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评:魂安故土,让烈士真正“回家”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日前,中韩双方已协商达成共识,韩方将于9月27日向中方再次移交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70年前,英勇的中华儿女为了正义与和平,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战火无情,枪炮无眼,197653名志愿军烈士就此埋骨他乡。生前,他们践行着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的誓言;身后,祖国人民和亲人只能远隔千里回想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无名英雄、就地掩埋,是一段历史的印记,也是一个时代的哀嚎,更是一代中国人的无奈。
没有比魂归故土更好的告慰。自2014年以来,在中韩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韩已连续六年成功交接599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如今,第7次志愿军遗骸交接正在筹备,穿越70年风雨,又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即将再次“踏上”祖国故土,与亲人和战友“团圆”。忠魂终将长眠故土,但我们要做的远不止于此。推动烈士墓陵的维护与修缮,拿出十足的诚心照顾他们的家人、后代。这是对历史的交代,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没有比铭记、传承更好的延续。浩荡的历史画卷里,英烈们的鲜血构成了最闪亮的精神坐标。我们永远忘不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反抗侵略,维护和平,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不忘挺起中华民族笔直的脊梁。他们的坚韧与顽强,积淀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2020年,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人民军队连夜集结,无数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勇斗病毒,各条战线的志愿者们夜以继日、恪尽职守,每一个中国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的背后,何尝不是这种精神?70年过去,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伟大精神早已内化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如今的小朋友们,可能无法完整地讲清楚“抗美援朝”,但他们一定听说过上甘岭、奇袭白虎团,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名字,想必也早已在他们的心中扎根。这样的少年成长起来,心怀赤诚,胸怀大爱,中华民族何愁光明未来?
没有比和平合作更好的愿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经历过残酷的斗争,因此无比知道和平的可贵。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互联互通的时代里,新冠疫情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世界各国的休戚相关、命运相连。但近些年,不少国家仍在以邻为壑,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威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如何应对这些不稳定因素,正是我们应该从烈士遗志中反思的内容。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是为了和平,如今,若能通过对话合作解决问题而非轻易诉诸武力,英烈们当会九泉含笑、亡魂安息吧。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山河已无恙,英烈们,该回家了。
作者:吕京笏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