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媒体组团来访 长沙秀出这些“看点”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9月20日,由中央网信办组织的“中部崛起势正劲”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湖南。
滔滔湘江水,昼夜不息,孕育出了三湘大地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素有"潇湘洙泗"美誉的湖南省会长沙,是“一带一部”的核心增长极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区域,是创新发展的热土。此次中央媒体聚焦湖南,来到长沙,都有哪些看点能抓住他们的眼球?
看点一:发展快!经济增速逆势上扬
先看一组数据:2020年上半年,长沙地区GDP为5621.21亿元,同比增长了2.2%,比第一季度提高了将近3个百分点,一度超越了武汉、郑州等中部大城市,成为一匹“黑马”。
实际上,早在今年一季度,长沙经济发展就已经十分亮眼,在全国20强经济增速中位居第一:一季度长沙市GDP为2704.9亿元,总量超过了郑州、青岛、无锡、宁波、武汉等5个城市,位居全国城市排名第11位。严峻的疫情形势考验下,长沙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强的韧性与活力!
从地理位置上看,交通四通八达。长沙地处长三角和成渝经济区东西联结、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南北呼应的枢纽位置,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中部地区核心城市和湖南“一带一部”首位城市。湘江长沙霞凝新港通江达海;京广、沪昆和渝长厦高铁将在长沙“米”字交汇,高铁直通23个大中城市;黄花机场开通航线282条、通航国内外143个城市,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基本覆盖了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活力最足的地区。
从政策上看,叠加效应明显。湖南湘江新区、全国两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密集布局。黄花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先后落户。拥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口岸作业区、2个特殊监管区、8个监管中心(仓),以及进口肉类、粮食、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药品、水果等6个指定口岸和查验场,平台优势叠加、作用凸显,为长沙在更大空间、更广范围内集聚资源要素,注入了强大动力、汇聚了澎湃活力。
从产业基础上看,实力雄厚。工程机械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材料等七大千亿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统领,以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动能转换,落实“三智一自主”产业布局,着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突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五大新经济形态”,强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功能材料、信息终端、生物基因、视频等“六大技术”攻关,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移动支付、分享经济、区块链“七大应用场景”。长沙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项目)总数达27个,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等高端装备畅销全球。长沙是“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电视湘军”“出版湘军”闻名天下。2019年,长沙移动互联网企业总数达32773家,产业规模达1050亿元。
目前,16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子长沙,上市公司总数达68家,数量和市值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位。
看点二:环境优!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周一递交资料,周二就领到了工商营业执照,而且不花一分钱,政府还送了全套印章作为创业大礼包,为雨花区的便捷服务、暖心举措点赞。”拿到新证照,长沙谷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笑得格外开心。
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长沙市雨花区上演,该区创新“六个一服务举措”,一厅办理、一站导办、一窗受理、一网递交、一次办结、一单速达,实现企业开办登记1个工作日内完成,让企业办事更加顺心。
近年来,长沙先后制定实施了“人才新政22条”“工业30条”、科技创新“1+4”、开放型经济“2+4”等一系列极富含金量的政策。水、电、气、用工和房价等生产要素价格较其它新一线城市,均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长沙营商环境指数跃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第九位、中部第一位。2019年,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长沙经验”赢得热烈掌声。其优良营商环境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工商界的密切关注。
“真正要做到提高效率,释放改革红利,不仅需要简政放权,更需要简政让权。”长沙市发改委党委书记、主任夏文斌介绍,近年来,长沙将原来30828项政务服务事项梳理规范成全市统一的6065项,新增下放市级权限85项,取消权力事项3项,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全链条下放到位。
营商环境改善,大批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端人才落户长沙。
“当时考察了很多城市,最后选择落户浏阳高新区,因为无论企业发展快慢,园区服务始终紧跟步伐,从未懈怠,让我们很有归属感。”2019年落户在浏阳的长沙华恒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机器人及精密减速器项目,总投资2亿元,年产机器人设备5000台。2020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年产值将突破5亿元。
在吸引企业前来“扎根”的同时,长沙还多措并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护航中小微企业发展。据初步统计,至今年6月初,全市复工复产政策兑现总办件量为39220件,惠及企业36065家,缓缴各类费用金额6.08亿元,减免各类费用金额3.31亿元,财政奖补金额15.8亿元。12家银行机构对长沙地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贷款金额190.9亿元,财政贴息后实际融资成本低于1.4%,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共111万户,同比增长14.28%。
2020年,长沙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再行动,紧扣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结合长沙实际,出台中部地区首部省会城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以营商环境“双对标”“指标长”工作机制为抓手,以群众和企业感受“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为标准,通过务实的“硬措施”,打造最优的“软环境”,全力营造“尊重企业家、优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浓厚氛围。
在中国中部崛起的大潮中,乘风破浪的长沙,正全力打造具有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看点三:文明美!速度城市彰显“温度”
如果说经济发展是城市的硬实力,那么文明内涵则是软实力。
回溯省会长沙的文明城市历程,2011年,长沙荣登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榜首;2015年,长沙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7年,长沙以优异成绩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如今,长沙正全力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升级版”。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块“金字招牌”,既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座城市形象魅力的全面展示。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之下,在长沙,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雷锋志愿者等组成的“示范团体”冲在“疫”线,引领文明新气象。
他们是社区“疫”线的宣传员。疫情发生以来,3070个学雷锋组织、45.3万名雷锋志愿者活跃在长沙防疫一线,结合“新花样”和“土办法”,运用线上线下媒介,协助各级各部门将防疫声音传得更广、更深。
他们是河道清洁的“巡逻员”。冷昭群、申海云、刘云霞、周兰等16位志愿者,自4年前走马上任圭塘河“河长”以来,一周巡河3至5次,捡垃圾、查污染源、劝说电鱼者。
他们是垃圾分类“督导员”。在城市乡村,志愿者们坚守垃圾分类“新岗位”,围绕垃圾分类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引导活动,让一场全民生活垃圾分类之旅深植人心,更让文明健康的新时尚厚植人心。
……
文明健康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既靠自觉、靠引导,也靠良法善策的刚性约束。近年来,长沙通过出台《长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违反规定的不文明行为,进一步强化刚性约束,建立了分层次、等级进行处罚的规则。德法并治,引导人们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让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养“双提升”。
如今,在长沙的大街小巷,在社区、旅游景区、车站,处处体现着文明健康元素;工人、学生、志愿者,人人都是“文明健康宣传员”。
接下来,长沙将继续发挥文明创建工作优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打牢城市卫生的底子,持续擦亮城市文明的底色,不断增进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用一点一滴的努力,为长沙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升级版”集聚更多文明力量。(红网时刻记者 刘宾 杨朝文 李赛凤 长沙报道)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