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万人口专利拥有量十年间增长近7倍 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到期评价报告显示
1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稳步上升,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发展、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等知识产权文化日益深入人心。
□ 本报记者 张维
知识产权创造蓬勃发展,创造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凸显,促进经济创新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保护水平显著提升;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知识产权环境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
1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稳步上升,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发展、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等知识产权文化日益深入人心。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每万人口专利申请量由8.1件增加到29.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在2019年达到13.3件,是2010年的7.6倍;每万人口商标申请量由7.0件增加到53.3件;每万人口著作权登记量由3.4件提高到30件。
纲要助力强国建设
回顾过去十年的知识产权发展,就不能不提那份于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文件——2008年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知识产权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和拥有量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如今,《纲要》到期,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制定工作也正在加紧进行之中。“这是为保持《纲要》实施的连续性,继续发挥好《纲要》引领作用,努力实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接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说。
作为中国第一部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纲要》的实施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知识产权强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说。
据了解,《报告》中的全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指数以2010年为基期年份,设置2010年综合及创造、运用、保护、环境发展指数为100,并对2010年至2019年的全国数据进行测算。
《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指数稳步上升,达到279.2,同比增长8.4%。2019年知识产权创造指数为270.5,同比增长8.5%,增速呈现放缓趋势。2019年知识产权运用指数为234,与上年基本持平。2019年知识产权保护指数为314.8,较上年增长14.8%,保持上升趋势。2019年知识产权环境指数达到297.4,同比增长9.6%,我国知识产权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
创造指数持续上升
从关键指标来看,《纲要》实施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报告》显示,全国知识产权创造发展指数持续上升,以2013年为分界点,之前年均增长5.4%,之后年均增长15.0%。这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创新指数增速明显加快,2019年达到270.5,年均增长率为11.7%。
“快速增长的指数背后,是知识产权创造各指标相应领域取得的发展成绩。”韩秀成说,2019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5.4万件(不含港澳台),是2010年的4.8倍;2019年我国国内商标注册量为602.8万件(不含港澳台),是2010年的5.2倍;2019年我国国内著作权登记量为418.6万件,是2010年的9.5倍。
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6.6年,较2010年增加1年,体现出在专利缴纳年费制度的经济杠杆作用下,我国专利质量的稳步提升。2019年我国共受理国内PCT国际专利申请5.6万件,是2010年的4.8倍。2019年我国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为6461件,是2010年的3.4倍。
根据《报告》,自2010年以来,我国知识产权运用指数整体上呈平稳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9.9%。其中,2014年至2017年之间增速放缓,年均增长1.6%;2018年增幅较大,较上年增长28.5%,达到234.8;2019年指数为234,与上年基本持平。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日益凸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1.6%。2018年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37%,较2010年提升0.8个百分点。
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逐步提高。2019年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转让数量为21.3万件,是2010年的35.7倍。2019年商标转让数达到44.6万件,是2010年的7倍。
公众认可保护成效
据韩秀成介绍,2010年到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总体逐步提升,年均增长率13.6%。其中,2012年至2017年为相对稳定期,近两年提升效果相对明显。
司法保护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审理案件数量成倍增长,审判质效大幅提升。2019年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一审案件量分别达399031件、16134件和5242件,分别是2010年的9.3、6.2和1.3倍;审结394521件、17938件和5075件,分别是2010年的9.5、7.5和1.3倍。
知识产权检察监督方面,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工作持续加强,有效打击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2019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及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数为4346件,提起公诉的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为5433件,分别是2010年的2.8、3.2倍。
行政保护方面,2019年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近3.9万件;查处假冒专利违法案件0.7万余件,罚没金额0.18亿元。查处商标侵权假冒等违法案件3.2万件,罚没金额4.5亿元;2018年版权行政处罚0.3万件,收缴盗版品数量744万册、盒、张或件,行政处罚金额0.2亿元。
知识产权海关行政保护方面,截至2019年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有效量增至2.8万件,是2010年的2.6倍。
知识产权保护成效获得了社会公众普遍认可。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为78.98分,较2012年满意度提升15.29分。
发展仍然不够均衡
此外,自2010年以来,我国知识产权环境指数连续提升,年均增长率为12.9%。我国知识产权环境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但相比能力和绩效,环境仍然是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短板。”韩秀成说。
知识产权区域不均衡发展仍在持续的问题也需要关注。2019年,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东的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高于80,位居全国前六。总体来看,全国31个地区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阶梯状分布特征仍然持续。区域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梯度推进特点紧密相关,我国知识产权发展东部优于中部、东北部及西部地区。2019年,部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西藏地区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首次提升至第四梯队。
“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将主要取决于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及运用效益。区域知识产权发展一方面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区域保护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以知识产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突破点,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充分发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韩秀成认为。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