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记者 郭虹 韩璐
20日凌晨1点的千年古镇磁器口,被灯光划成两片。被洪水没过的地方,在夜色里沉寂,不见一丝光亮。有光的地方,离洪水尚有距离。
“请大家不要靠近警戒线,向后退。”张鹏握着手电筒,站在黑夜与灯火交接的地方。洪水没过的地方离他身后不到一米,他面前是几位正拿着手机靠近警戒线拍照的当地民众。
作为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管委会文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鹏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劝离靠近警戒线的民众。
图为磁器口被淹没的巷道。 韩璐 摄
“我们从18日就开始帮助古镇的居民和商户转移,同时负责整个古镇的巡查,防止有人靠近和越过警戒线进入洪水区域。”张鹏告诉记者,连日来,磁器口古镇管委会、磁器口街道的50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出动,连游客中心的讲解员们都加入其中,“能用的人都用上了”。同时,该区非临江街道的民兵应急排也赶来支援。
中新网记者跟随巡查的工作人员进入已经一片漆黑的磁器口古镇。因为洪水,古镇内已经完全断电。唯一的光源是工作人员和抢搬物品的商户手里射出的几束手电筒光。
往日熙来人往的古镇主街,现在只能勉强通过手电筒光看清脚下的石板路。沿街右侧低洼处巷道已经被倒灌的洪水彻底淹没,只剩下挂在高处的广告牌。工作人员值守在每个巷口的警戒线外,防止有人越过。
图为被洪水淹没的磁器口古镇主街。 韩璐 摄
“没想到这次洪水上涨这么快,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搬东西了,能搬多少算多少吧。”凌晨1点半,在古镇里经营了8年陶瓷店的任勇和家人还在店里转移商品。任勇的店开在古镇商业集中的主街中部。此时,没过古镇的洪水边沿距离他的店不到三米。
“按照经验,还有大概一个小时可以搬东西。现在只能把贵重的东西移到更高的地方,搬不走的陶罐一类就灌上水,尽量保证洪水来时不飘起来。”任勇有些无奈的跟记者说,“这样损失会小一点。”
“还有人在吗?有没有被困的?”中新网记者在古镇里碰到了巡查的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办事处主任吴超和几位工作人员。他们举着手电筒,正再一次挨家按户排查是否还有居民和商户滞留。
“目前古镇较高的地带还有十几位留守居民和商户,剩下就是我们各个值守点的工作人员。随着水位不断上升,我们也在向后收缩值守点。”吴超告诉记者,按照水利部门预计,洪峰将在凌晨5时许通过磁器口区域。“我们今晚每个小时都会在古镇没有淹没的区域巡查一次,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在古镇较高的区域,留守的居民用床板和凳子在街道旁搭建出简易的休息区。在照明灯的灯光中,有的人已经躺下,有的人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巡查的工作人员向一位坐着的居民简单询问了情况后,叮嘱了几句,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地方。
“今年我们首次应用‘智慧磁器口管理平台’模拟了洪峰水位线淹没的区域,然后做了相应预案。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洪水淹没区域,提前应对。”磁器口街道应急办主任赵家平告诉中新网记者,在接到水位预警的第一时间,磁器口街道就对需要转移的居民和商户有了较为精确的估算,“这也确保了所有人的安全转移”。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巡查完一圈,回到古镇外沿的街道上,已近凌晨3点。此时的街道上与往日一样,路灯通明,晃动着诸多身影:市政管理人员还在搬移路边的防护栏、应急人员坐在路边待命、工作人员开始给大家分发盒饭……
“预计凌晨5点洪水会到峰值,在水没有退去的迹象前,我们会一直在这里守着。”此前值守在警戒线附近的张鹏声音已经沙哑,他揉了揉眼睛,给自己打开一罐速溶咖啡。
截至20日凌晨4时,长江寸滩站洪水水位超越1939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191.41米,达到191.47米,流量超过74600立方米/每秒,8时8时15分出现洪峰水位191.62米,超保证水位8.12米。6时,嘉陵江磁器口水位达到192.63米,超警戒水位11.63米,超保证水位8.63米。据了解,重庆长江、嘉陵江沿线已经提前完成人员和财产转移,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连日来,各路抢险救灾队伍均在重庆两江流域严阵以待,相应救灾装备和物资准备就绪。
袭来的滚滚洪水,并没阻挡这座城市在新一天的复苏。伴着一缕阳光,重庆迎来新一天的出行高峰,轨道交通穿梭在山与水之间,主要交通干道运行如常,静待洪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