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8月19日电 题:农工党青海省委主委张周平:护“一江清水”求绿色发展
作者胡贵龙潘雨洁
“青海是黄河发源地,我们既要坚守源头责任,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也要实现‘一河碧水绿青海’,黄河河谷地区耕地、人口、城镇聚集,要帮助当地走绿色发展的致富路。”日前,青海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青海省委主委张周平表示。
图为张周平(右三)在基层调研。 受访者供图 摄“不少人都听过‘天下黄河贵德清’,这是多年前的老话。”张周平称,如今黄河上游的保护治理已经树立了“从贵德清向青海清、从季节清向全年清转变”的新目标。
他介绍,近年来青海当地坚持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看作完整系统,持续加大对干流两岸、交通沿线、城镇村庄的综合治理,开展污染整治、植树造林、退耕还草等工作,提高流域水源涵养功能。
与此同时,青海在对黄河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区、库区、移民安置区进行绿化、封育和维护基础上,通过利用黄河水电进行水光互补调峰,给内陆地区输送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也创造了本省清洁能源连续供电15日的世界纪录。
“这说明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尚有开发潜力,”张周平说,“起初有人反对大型水利工程,说修水库鱼活不了,但我认为即便坚持环保,也不能走极端,采取必要措施,是可以在保护中求发展的。”
卡阳村位于河谷深处的干旱山区,如今这里盖起红顶白墙的砖瓦房,连片种植的黄芪、当归等中藏药材与碧水蓝天相互掩映。
然而,2012年张周平第一次到卡阳调研时,却被眼前的贫困状况震惊,“老人睡在很脏的土炕上,家里的土墙裂了大缝,风呼呼地灌进来,只能用蛇皮袋子卷成疙瘩塞进去。”
于是,他下决心帮助农民改善贫困面貌。经多次调研,他联系了专家学者到田间地头进行黄芪、当归等中藏药材试种,在提高亩产的同时指导合作社利用药材的下脚料养殖“黄芪猪”“当归鸡”,形成绿色、有机的循环模式,并逐步推广成功经验,扩大种植规模,通过育苗、种植、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增收。
同时,他和团队从中药材加工、药膳品尝、自选销售、药材科普、田间知识和中药材保健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探索新路。
“青海仅有800万亩耕地,大都被割成小块、分散在山上,因此我们不能跟着农业大省走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的路,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他认为,青海未来应该致力于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打造高端品牌,走量少质优的产品路线。
回顾多年的科研和管理经历,张周平坚持“不说没有支撑的话”,在长期积累和跟踪调研的基础上,他将平时的工作喻为“割尾巴”:“要关注具体的技术性问题,也要把握政策走向,才能去粗取精、删繁就简。”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张周平已经连续13年参加全国两会,在他看来,累积了大量微观经验后,宏观环境往往会激发新的灵感,二者结合才能提炼出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完)
【编辑:李玉素】